來源:幼教網 2017-11-15 16:52:25
到了一定的年紀孩子就要去學習了,在學校里要被老師管著,要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回來還要做各種各樣的作業(yè)。對于學生這個身份,很多學生都是不喜歡的。所以,每次到了寒假或者暑假的時候,孩子都是特別開心的。
因為到了暑假,孩子就不用被老師管著了,然后可以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了。所以各位爸爸媽媽應該做些事情讓孩子的假期變得更加快樂,接下來就具體看一下吧。
1、禮物
每個人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是很喜歡收到禮物的,可是不能一味地給予孩子禮物。作為成年人,大家一般都是先送別人禮物,然后把它當成得到禮物的一種回饋,爸爸媽媽最好不要等著把這一教訓教給孩子。
就算孩子太小,找不到一份合適的禮物送給孩子,那么可以和寶寶一起動手做一個適合的小禮物,也可以讓孩子幫助自己挑選一些東西。其中一些最孩子美好的假期記憶就是幫助媽媽找一份適合爸爸的禮物,也可以在孩子大一點可以獨立出去的時候跟兄弟姐妹一起到商場尋找禮物。
可以經常參加一些活動,參與當?shù)氐耐婢咧谱,也可以獎勵孩子一點錢讓他們捐給自己選擇的慈善機構,如此一來能夠讓孩子不小氣,變得慷慨大方。同時還要記住,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一定是一個具體的禮物。
整個家庭成員聚在一起玩游戲、看電影或者裝飾餅干,這些精神上的禮物也是非常適合寶寶的。
2、記住他們還是孩子
一些假期傳統(tǒng)取決于孩子最好的行為:長時間的服務、有很多陌生人的聚會、一些比較精致,高端洋氣的食物。這些最好不要太頻繁的出現(xiàn),并根據(jù)孩子的挫折感水平定制活動。
不要因為孩子在放假就總是帶孩子出去玩,最好一天就帶孩子參加一個活動。同時一定要實時關注孩子的體力活動還有保證孩子有一個充足的休息時間。
3、保持常規(guī)程序
爸爸媽媽喜歡假期的原因是能夠從每天繁忙的工作中獲得休息時間,能夠有了更多的時間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可是時間多了,就會在有的時候讓他們感到壓力,特別是在孩子放假的時候怎樣做才可以讓孩子每天有事情做,盡量保持一些常態(tài)。不至于因為孩子一放假都纏著自己,自己沒有一點空余的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除了前面說到過的,孩子還需要點心時間、孩子想要爸爸媽媽的關注,并且還希望得到睡前放松時間。 心理學家瑞秋說,在家庭聚會時,要是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坐立不安,那就是孩子不想再和大人待在一起了,那就幫孩子洗個澡、換上睡衣,并打開電影,讓孩子自己玩。
4、讓孩子幫忙
假期對比平時會有更多的事情要去做,比如裝飾、烹飪大餐、舉行派對等。雖然像這種事情爸爸媽媽自己能夠全部解決,可是不妨給孩子一個機會表現(xiàn)自己,保證孩子也參與到其中。
孩子雖然還小,但是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像是收拾桌子、裝飾房子、還有包裝禮物。
如果孩子還不能夠一個人進行包裝的工作的話,也可以進行一些小活動,像是幫助按著紙、或者準備錄音,雖然只是小小的事情,可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并且,這種方法能夠防止孩子連續(xù)幾小時盯著平板電腦。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