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11-20 20:36:16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胎教音樂《音樂胎教基本內容》,希望對胎教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什么是音樂胎教
音樂胎教是指通過音樂對母體和內胎兒共同施教的過程。此種胎教法已為許多國家運用,如澳大利亞堪培拉的產科大夫曾讓35名孕婦,每天按時來醫(yī)院欣賞音樂,胎兒生后,個個體格健壯。10年后有27名兒童獲音樂獎,4名兒童舞蹈演員,其他人成績均為良好,無一人有不良行為。音樂胎教在我國興起不久。
過去的胎教一般只要求母親情緒穩(wěn)定而無雜念,現(xiàn)在則更強調積極的胎教。在諸多胎教方法中,音樂胎教是最常見并被認為是較有效的胎教方法之一。
音樂胎教的作用
藝術作用
音樂除了藝術上的價值之外,還有各種生理的、心理的效應。心理學家認為,音樂能滲入人們的心靈,激起人們無意識超境界的幻覺,并能喚起平時被抑制了的記憶。音樂胎教能使孕婦心曠神怡,浮想聯(lián)翩,從而改善不良情緒,產生良好的心境,并將這種信息傳遞給腹中的胎兒,使其深受感染。同時,優(yōu)美動聽的胎教音樂能夠給躁動于腹中的胎兒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朦朧地意識到,世界是多么和諧,多么美好。
生理作用
在生理作用方面,胎教音樂通過悅耳怡人的音響效果對孕婦和胎兒聽覺神經器官的刺激引起大腦細胞的興奮,改變下丘腦遞質的釋放,促使母體分泌出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如酶、乙酰膽堿等,使身體保持極佳狀態(tài),促進腹中的胎兒健康成長。懷孕4個月以后胎兒就有了聽力,尤其是6個月后,胎兒的聽力幾乎和成人接近,就可以選擇胎教音樂,置于腹部或放在距母親1~1.5米的地方給母子同聽。這樣,音韻可以直接刺激胎兒的聽覺器官,通過傳入神經,傳入大腦,促進大腦發(fā)育。
近年來胎教音樂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關注。與之相關的CD,音樂也相繼出版,但是許多操作方式都并非正確與科學。比如,人們通常以為音樂胎教就是把音樂器材放在肚皮上給寶寶聽,但是,如果把傳聲器放在媽媽肚皮上,使聲波直接進入人體,這種傳導方式對胎兒耳基底膜上的短纖維刺激很強烈,耳蝸底部容易糟到破壞。導致有的孩子生下來就聽力缺損。輕者僅能聽到說話,重者對高頻聲音聽不到,重者會造成終生耳聾。另外還有現(xiàn)在許多傳聲器帶磁性,對胎兒也有影響,加之許多胎教音樂都是亂選擇的,對胎兒身心并沒有好的影響。音樂胎教是一個綜合的學科知識,是以音樂治療的學科專業(yè)為基礎,以音樂的方式促進孕婦與胎兒健康成長的綜合性方法。音樂胎教并不只是一個純粹的聆聽音樂,更不是社會上廣泛認為的胎寶寶聆聽音樂、聽同樣的音樂。科學的音樂胎教是一個由音樂貫穿起來的系統(tǒng)而綜合的胎教方式,包含有聆聽、律動、冥想、、歌唱等不同的形式。在這些不同的音樂胎教方式中,音樂對胎寶寶和準媽媽們在不同的孕期起著不同的作用,我們提倡按照孕早期,孕中期,晚期的不同,合理的進行音樂胎教。
音樂胎教的基本要素
1、音樂就是情感,情感就是生命的和諧,通過對母體音樂體驗和素養(yǎng)的提高從情緒上,來達到母體與胎兒的和諧與平衡。
2、盡量采用自然的,本土的,余生具來的方式,讓母親與胎兒進行溝通,而不是采用特殊的方法。
3、讓母親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把音樂和生活的理解帶給寶寶。
如何進行音樂胎教
使用專業(yè)胎教設備
隨著胎教科學研究的進展,各種胎教的專業(yè)設備被發(fā)明出來,使用專門的胎教設備進行胎教的科學性也得到了國內外科學家和父母的認可。
音樂胎教所使用的播放設備非常重要。由于胎兒耳蝸發(fā)育不完全,某些對于成年人無害的聲音也可能傷害到胎兒幼小的耳朵。現(xiàn)有的研究結果認為,給胎兒聽到音樂強度最好不要超過60分貝,頻率不要超過2000Hz。普通的CD播放器、音箱等播放設備都不能控制播放出的音量音頻大小,所以以往孕婦們打開大功率音箱或者將普通耳機放在腹部對胎兒進行音樂的胎教方式不僅不科學,還可能傷害到胎兒。
哼歌諧振法
孕婦每天哼唱幾首歌,最好是抒情音樂,也可以是搖籃曲。唱時應心情愉快,富于感情,通過歌聲的和諧振動,使你的小寶寶有一種“世界是美好的”感覺,能獲得感情、感覺上的滿足。
音樂熏陶法
母親在每天多次的音樂欣賞中,會產生許多美好的聯(lián)想,如同進入美妙無比的境界,而這種感受可通過孕婦的神經體液傳導給胎兒。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