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杭州站 作者:紫月楓翎 2017-12-05 10:53:05
導語:“2017·與夢同行”杭州家長幫征文活動作品,幼教網整理發(fā)布供更多幼升小家長參考。
自從來到杭州之后,首先考慮的就是孩子的擇校問題。孩子今年上幼兒園,三年后要幼升小了。
其實“幼升小”這個詞都是我來杭州之后才聽說的。想到在我們老家,幼兒園都是看孩子的,小學都是直接劃片入學的。
教學質量也沒有差別多少。更多的升學壓力是放在了高中階段,為了上好的大學而努力。
本以為像杭州這樣的城市肯定更加注重素質教育,誰成想,杭州的孩子們竟然這么苦逼?火熱的民辦招生不止孩子遭罪,家長也跟著受罪。
最近半年一直會關注杭州的各種升學信息。大概明白了杭州教育環(huán)境的復雜。這點要感謝家長幫里面這么多家長前輩們的經驗分享。使我能夠順利的度過前期的無助和恐慌期?磥砑议L幫要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要陪著我和孩子一塊成長了。
在這里,我以一個外地人,說一下自己對于杭州教育環(huán)境的一點看法。如有不準確地方,還請家長們指正。
一個城市的教育資源的充沛度,很直接的體現在兩個數據上:一是學校數,二是入學人數。通過這一段時間對杭州教育市場的研究,杭州好的民辦也就那么幾所,公辦小學買學區(qū)房還是超出了我們的經濟能力。外來隨遷人員的子女想在杭州讀個小學也是越來越難!
真正進入這個環(huán)境之后就發(fā)現了異常:杭州學校很多,但是所有的學校都已經被深深的打上了不同的標簽烙印。重點、菜小、普小,公辦、民辦。而且明顯的杭州民辦學校的教學質量在家長們的口碑、認知中要好于大部分的公辦。這樣就造成了一種相對的教育資源不足。其實是“優(yōu)質教育資源”不足!
當出現上述兩種情況時,在杭州上學而且是上小學就開始出現一個新詞“擇校”。以前本來在中高考中才會出現的“填報志愿”一說,竟然在幼升小、小升初就要開始做抉擇了。這樣就造成了一批又一批心神不寧、焦慮不安的家長群體。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還什么都不懂呢,就要面臨各種重大的選擇——所以更多的其實是家長在為孩子做選擇——孩子他們所有的選擇權少之又少。
樓主也不是想要吐槽什么教育不公、社會不公等等,畢竟社會什么時候公平過呢。最近為孩子的入園問題也是腦袋大,最終還是選擇在小區(qū)門口的公辦幼兒園去上學。
離家近是最重要的原因,至于能學什么?呵呵,樓主認為,幼兒園是學習做人的,未來有幾十年的時間可以用來學知識,何必急于現在呢。但是在跟周圍家長們聊天中已經深深感受到杭州家長們的“深謀遠慮”,幼兒園的好壞直接決定著以后小學的好壞,小學看初中,初中看高中,高中看大學,所以幼兒園不能小看!——說的我竟無言以對。
我想絕大多數的家長其實都是這么一種心理,這就是倒推效應。由此可見,只要中國不改變以升學為目標的人員選拔模式,那么這種情緒的蔓延就不會改變,而且會更加的嚴重?墒欠催^頭來一想,除了這種模式之外,還有什么模式可以進行替代么?至少現在是沒有的。
曾經我們的先烈們?yōu)榱酥腥A崛起而讀書,現在的我們?yōu)榱嗣篮玫纳疃x書,目標不同但方式沒錯。啥時候人能像三體星人那樣,出生時可以繼承父母的記憶和知識,到那時可能就不用這么辛苦的“重頭開始學做人”了吧。
聲明:本文系家長原創(chuàng)內容,未經家長幫及幼教網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