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7-12-06 10:25:12
幼教網(wǎng)整理了2018一年級上冊語文《我是誰》教案設計(長春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認知
1、 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態(tài)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樹立環(huán)保意識。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動作
1、朗讀背誦時能正確發(fā)音。
2、寫字時能用正確的寫字姿勢。
教學重、難點:
學會生字,理解詞語;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策略:
根據(jù)以上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的分析,本課采用“主導—主體”的教學模式和策略。生字認讀以學生活動為主,生字書寫筆順、偏旁名稱識別和書寫筆順采用先由學生自學、互相交流學習、然后由教師總結、學生自主練習的策略。低年級的孩子記憶力好,但是面對每天九個生字,往往是今天寫,明天忘。如何提高學生識記漢字的效率?在生字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指導學生給生字編故事,編兒歌,編口訣、換部首記憶等策略,例如石頭撞皮就是“破”。這樣的生字教學不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而且提高了識字教學的效率。課文的有感情朗讀采用老師講解課文的寫作手法和情感基調(diào)之后范讀課文,然后由學生模仿、自由朗讀、同桌互讀互評、教師點名讀、師生共評、齊讀的“示范——模仿”和協(xié)作學習策略,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對春筍精神的理解采用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圍繞真實生活和學習問題展開自主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的策略,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情感領域目標的學習效果,同時結合教師的及時總結升華,幫助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