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4-18 09:21:04
導讀
寧波一男子上個月帶5歲的兒子去做親子鑒定,結果是非親生。由于心里難以接受,他再次郵寄血樣到一家上海生物公司進行二次鑒定,結果孩子又是親生的!比對兩次鑒定樣本后,發(fā)現(xiàn)竟是妻子將血樣掉包成了孩子親生父親的血樣!
這樣的狗血劇情即使小說里寫出來都顯得離奇,但現(xiàn)實卻比小說還要精彩。
一般情況下,女方?jīng)]有任何利益驅動去做親子鑒定這件事,會盡量避免,以免節(jié)外生枝!女性能100%確定孩子是自己的,而男人不能。從基因的角度來說,不管孩子是誰的,孩子都是女人的孩子,這絕對是0風險,而對男人來說就是喜當?shù)娘L險。但對于很多男人來說,判斷兒女是否自己親生,對一個父親來說是一個利害攸關的原則問題,所以親子鑒定對男人顯得尤其重要。不少男性認為,人人都有知情權,如果連自己撫養(yǎng)的孩子是否親生都不知道,就有悖于倫理道德了。
但“親子鑒定”是一把雙刃劍,因為真相往往很殘酷。2008年有一條相關新聞,張先生因為佛山市一家醫(yī)院兩次DNA鑒定其與前妻所生的兒子非親生,“認為自己幫別人白養(yǎng)了10年兒子”,一怒之下張先生將前妻告上法庭,要求前妻返還撫養(yǎng)費和賠償精神損失費。誰知最終由法院委托的中山大學法醫(yī)鑒定中心出具的鑒定結果卻顯示,前兩次DNA鑒定所得出結論出錯,張先生認為白養(yǎng)了10年的兒子其實就是自己的親生兒,張先生為此忙不迭地撤訴。
最后,官司雖然結束了,張先生的兒子卻變得性格孤僻并對自己的父親敬而遠之。張先生的家人也責罵其糊涂,周圍鄰里也把這件事當成了大笑話。被周圍輿論壓得抬不起頭的張先生愁悶異常:“難道就是我的錯么?如果DNA鑒定不出現(xiàn)前后不同,怎么會有如今這結果,醫(yī)院要不要為此負責呢?”
親子鑒定的結果看似有兩種結果,但對于夫妻兩人只有一種結果,就是因懷疑而感情破裂,最終甚至會離婚。如果鑒定的結果是親生的,但是兩個人肯定已經(jīng)留下嫌隙了,孩子以后知道了,也會有不好的想法;如果孩子是非親生的,那日子更加過不下去了。父母離婚后各自組成了家庭,又生育了其他孩子,而類似熙熙這樣的孩子往往就會覺得自己是多余的人,若缺乏適當?shù)慕逃,這類孩子就會產(chǎn)生冷漠父母、敵視社會的情緒,一旦交友不慎極易成為“問題少年”。
這方面我們可以看看最近剛被抓獲的那位涉毒死緩犯黃德軍的人生經(jīng)歷。據(jù)媒體報道,小名“二哈子”的黃德軍,自小輟學后的人生軌跡就偏離了方向:1歲,父親坐牢;3歲,母親改嫁;14歲,輟學;17歲,因盜竊被判緩刑;21歲,因盜竊二次入獄;27歲,因非法侵入住宅獲刑十個月;31歲,因盜竊被判2年。出獄半載后的2016年初,33歲的黃德軍去了西南邊境,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父母的婚姻關系,很多時候決定了一個孩子的人生成長歷程。
當然,這里面也會有喜劇。國外一位男子從記事起就沒有了父親,以至于小時候總是遭到欺負!所以他一直有一個愿望,就是希望能找到自己的親生父親!前段時間,由于工作的需要他搬到了另一個城市居住,他發(fā)現(xiàn)有個鄰居大叔與自己長得相像!自從男子發(fā)現(xiàn)這個與自己相像的大叔后,有事沒事就去找他聊天、暢談人生。之后他問起了大叔有沒有其他感情經(jīng)歷時,這位大叔支支吾吾的,貌似不愿意去說這件事情!于是男子求助了一家電視臺,電視臺做通了那位大叔的工作,將他們兩人請到直播現(xiàn)場,來見證這偉大的時刻!在他們的DNA結果出來的幾個小時前,電視臺將他們請到了直播現(xiàn)場。但是親子鑒定的結果讓兩人都喜出望外,兩人竟然真的是父子!小伙尋找父親多年,沒想到父親就住在自己的隔壁,不得不說這真的很戲劇性!
也許有人說,沒有親子鑒定這一技術,他們的生活中不會出現(xiàn)悲喜劇。事實上,很多事情的真相,不以這種形式暴露出來,就會以那種形式暴露出來。絕大多數(shù)的真相,就如同地下的努力生長的種子,總會不屈不撓地鉆出地面,呈現(xiàn)在陽光之下。真相的暴露,就是悲喜劇的開始。
更何況,目前社會上這類DNA鑒定機構的入行門檻非常低,有的機構甚至沒有自己的設備,員工也就是招一些剛畢業(yè)的大學生或者在其它機構做的。社會上一些機構為節(jié)省成本,缺少了一些標準的實驗流程,造成實驗偏差。但親子鑒定的結果往往關系著整個家庭的命運,一次實驗結果的偏差帶來的危害可想而知。
有兩個例子,可以說明問題。有一個美國電影講了個故事,一個父親,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是妻子外遇的結果。他也有過憤怒,但最后發(fā)現(xiàn),他跟孩子的感情已經(jīng)難舍難分,于是他繼續(xù)做著孩子的父親。用那句俗套但真切的結束語講,就是“繼續(xù)過著幸福的生活”。
而另外一個真實的案例卻恰恰相反,國內的一位父親,由于懷疑妻子,一次又一次地做親子鑒定,緣由是鑒定單位,每一次的鑒定結果都寫著親子概率99.99%。這其實就意味著兒子是他親生,只是因為按照規(guī)定,不能寫100%。但他一直對這0.01%耿耿于懷,不顧妻子的解釋,不顧鑒定單位的解釋和勸解,一做再做。直到差點把妻子和自己逼瘋。
所以,就生活而言,我還是相信米盧的那句話:態(tài)度決定一切。當下,不僅是親子鑒定技術,還有形形色色的各種技術,都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但記住,決定生活的,還是你自己。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