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4-23 17:53:45
1、孩子需要和我們爭吵,才能離開家
我們的孩子從不整理自己的房間。他們總是在家里大聲放音樂,讓我們抓狂。
我們之間的關(guān)系快要崩潰了。我們總是在反思自己哪里做錯了,才會導致孩子悶悶不樂。
他們在我們面前不愛說話,郁郁寡歡。但朋友一來,他們就會振作起來。還到處惹麻煩,不斷給我們找難堪。
我們總是自責,覺得都是我們的錯,是我們讓他們變成了這樣。
但其實這些都是好事。
聽著,孩子要和我們爭吵,才能離開家。如果太愛我們,他們是離不開家的。
我們撫養(yǎng)他們長大,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給他們錢花。但他們想離開我們、縱情狂歡、像大人一樣說臟話。
他們不想再做我們的寶貝小天使,他們想變得令人討厭、大膽、粗魯和成熟。他們想獨自去發(fā)現(xiàn)和探索,去體驗困難。
他們需要打破枷鎖,掙脫父母的束縛,一路狂奔,高喊自己終于自由了。如果還對我們心存敬畏,還感到依戀我們、太愛我們,他們怎么能做到這些?
他們必須通過離開我們,掙脫出來,然后才能以不僅僅是我們孩子的身份回到家中。
這個過程很正常,我們應該歡迎它,并樂于看到孩子離開。我想說,讓他們離開得越早,他們回來得也越早。
我們也許再也不能輕撫他們的頭發(fā)、替他們蓋被子、給他們讀故事了,但當他們回來時,我們收獲的將是一個已經(jīng)長大成人的朋友。我們會建立一段新的感情。
如果阻止他們,他們對我們的怨恨會持續(xù)得更久。如果感情用事,他們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決定回家,因為他們會感到內(nèi)疚。
我們可以和十幾歲的孩子說:不要讓爸媽太難過。他們和我們一樣,都覺得受到了這段全新的關(guān)系的威脅。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會像我們一樣,在今后來修復與我們的關(guān)系。
他們必須通過離開我們,掙脫出來,然后才能以不僅僅是我們孩子的身份回到家中。
2、不要主動提建議
給成年孩子提建議,需要注意兩點(其實給任何人提建議都是如此):
01.永遠不要主動提建議
02.只提孩子需要的建議
如果孩子詢問你的建議,那就只是詢問你的建議,而不是邀請你指示、指導、評價、發(fā)表意見、評判等,他們只是想要聽聽你的建議,僅此而已。即便你只是提建議,也要謹言慎行。
我們來做個小練習吧。假設(shè)成年孩子向你詢問該不該接受某份工作,你可以選擇以下說法:
無所謂,反正用不了三個月,你就不干了,你總是這樣;要是不接受,那簡直太蠢了;
我看不出清洗地毯有什么前途;好吧,至少他們不會介意你那嚇人的鼻環(huán)和舌釘。
不用我說,你也知道上述說法均不合適。
事實上,你要做的僅僅是給予他們建議,而給予建議又不越界的最佳方式就是提些問題促進思考:“這份工作哪里吸引你?”“有什么升職空間嗎?”“通勤時間更長,你介意嗎?”等。
換句話說,你要幫助孩子找到答案,做出自己的決定。
提建議就僅限于此。而孩子不一定會采納你的建議。如果孩子的決定與你的建議恰恰相反,這也是他們的權(quán)利。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