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黃驊神農居醫(yī)院 2018-04-25 14:48:47
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01
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加強胃腸道消化功能,消化好、吸收好,孩子的牙齒生長才能更健康,這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
02
及時給寶寶添加輔食,糾正寶寶偏食的壞習慣,保證寶寶攝取的營養(yǎng)足夠、均衡,以保證牙齒的正常結構、形態(tài)以及提高牙齒對齒病的抵抗力。另外,寶寶乳牙萌出時應注意補充鈣、磷、維生素C等營養(yǎng)元素,這樣可以促進寶寶牙齒的發(fā)育和鈣化,保證牙周組織的健康,減少牙齒病變的可能。
03
養(yǎng)成正確的吃奶姿勢:有些寶寶吃奶的時候,會因為姿勢不正確或奶瓶的位置不當,而形成下頜前突或后縮。長期如此,會導致寶寶的牙齒和頜骨畸形,不但會影響寶寶的容貌,還會影響咀嚼功能的發(fā)展。寶寶吃奶的時候,最佳姿勢是半臥位,奶瓶與口唇呈90度角,同時奶嘴不壓迫上下唇。
04
讓牙齒做做運動:出牙期的寶寶特別喜歡咬人或者啃咬硬的東西,這是因為乳牙長出要擠壓周邊,從而讓牙齦組織感到癢痛。這時媽媽可以讓寶寶咀嚼一些較硬的東西,例如餅干、烤面包片、蘋果片、胡蘿卜片等,一方面緩解牙齦的不適,另一方面可以鍛煉咀嚼肌,促進牙齒和頜骨的發(fā)育。
改正不良行為習慣
01
戒奶瓶,早用杯子:有些寶寶喜歡長時間吸吮空奶瓶,或是含著奶瓶睡覺,這樣會使殘留在牙齒上的食物殘渣長時間不離口腔,促使細菌繁衍,影響牙齒和口腔健康。另外,寶寶經常含著奶瓶,容易造成嘴巴翹、牙齒咬合受影響,甚至嘴巴閉不起來等問題。所以,媽媽應該想辦法讓寶寶戒掉奶瓶,改用杯子喝奶。
02
改掉咬異物&舔牙齒的壞習慣:排除嬰兒“口欲期”愛用嘴巴探索世界的那個階段,如果寶寶2、3歲后仍然喜歡吮手指、咬手指甲或咬其他異物,以及換牙期喜歡用舌頭舔松動的乳牙,媽媽就應該出面“干預”了。因為這些不良習慣會影響寶寶牙齒的排列,甚至會導致寶寶面部左右發(fā)育不對稱,發(fā)音異常等。
按時接受口腔牙齒檢查
從寶寶長出第一顆乳牙開始,媽媽就應該讓寶寶養(yǎng)成每半年做一次口腔牙齒檢查的習慣,發(fā)現(xiàn)牙病及早治療。同時牙醫(yī)會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和生活習慣給出保護孩子牙齒的方法和建議。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