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18-05-08 14:50:39
孩子做事情老是磨蹭該怎么辦?這七個方法你用得上!
“快點起床”、“快去洗臉、刷牙”、“快點吃飯”、“快點寫作業(yè)”、“快點睡覺”……這幾句話幾乎成了每個家長每天必須要跟孩子說的。貌似孩子做每一件事情家長都有催促孩子的理由。家長就像一個執(zhí)皮鞭的牧童,時時在孩子身后對孩子進行鞭策,生怕孩子在做某些事情的時候落下。
為什么父母總是馬不停蹄的催促孩子呢?原因無外乎就是父母覺得孩子做事太磨蹭了,打亂了自己的節(jié)奏,所以就反過來打亂孩子的節(jié)奏。教育專家認為,經(jīng)常被打亂節(jié)奏的孩子,一般都會有早熟、易煩躁、耐性差的特征,或截然相反,表現(xiàn)為反應遲緩、自我壓抑、對某些事物過分依賴。第一類孩子學會了取悅他人并優(yōu)先滿足他人的愿望;第二類孩子卻因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而感到自己是“壞孩子”,從而失去自信。這兩種情況都能讓孩子喪失自我。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其實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家長不能看到孩子做事拖拉就一味地催促、嘮叨甚至訓斥,而是要針對不同的原因用恰當?shù)姆椒ㄟM行解決。下面是小編匯總整理的幾種情況,并針對每一個原因給出了一些解決方法。家長們可以學習借鑒一下。
一、教育方式不對,孩子“被”磨蹭。
有些孩子從小就事無巨細的完全由家長安排,孩子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之后就對主動做事沒有了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也逐漸養(yǎng)成了做事拖拉、沒有主見的習慣。
解決方法:家長要改變教育孩子的方式。父母要堅持從“我”做起,逐步退出“包辦代替”的角色,不要再對孩子溺愛。讓孩子了解并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些事情可以讓孩子自己做主進行選擇,從而不斷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和做事的積極性,多鼓勵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二、沒有時間觀念,孩子易磨蹭。
孩子的想法比較單一,對時間的概念也比較模糊,他們不明白為什么做事情要講求效率,早點做完和晚點做完有什么區(qū)別。如果父母平時又忽視對孩子進行時間觀念的強化,孩子很難意識到節(jié)約時間的意義,很容易養(yǎng)成沒有時間觀念的壞習慣。
解決方法:給孩子制定規(guī)則。俗話說:五規(guī)矩不成方圓!通過一些口頭或者書面規(guī)范來合理約束孩子的行為,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讓孩子學習如何進行自我約束。比如說,到吃飯的時間必須吃飯,吃飯不能拖拉,光顧著看電視,半個小時還沒吃完。;不喜歡的事情可以不做,但只要做就必須堅持做完,不能三心二意,不可有頭無尾。作為父母也要遵守“規(guī)則”,父母要給孩子做一個表率,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三、自我控制力差,孩子習慣性磨蹭。
孩子一般自我控制能力較弱,注意力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當有新的有趣的事物吸引住他時,就會很難快忘記正在做什么,而無法專心于所做的事情。這樣孩子做事就經(jīng)常性的“半途而廢”,或者本來一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事情三個小時還沒有結(jié)束,從而慢慢養(yǎng)成磨蹭的毛病。
解決方法:給孩子制定時間表。根據(jù)孩子的學習生活制定一個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告訴孩子在什么時間該做什么;每件事情大約用多長時間就應該做完。對孩子進行合理的約束,從而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當然,這個時間表不能做的太“死”,要留給孩子一部分可以自己支配的時間,讓孩子自己安排。太過嚴格也會讓孩子的生活變得跟工廠流水線一樣死板。
四、事情超出能力范圍,孩子不得不磨蹭
有時孩子做事慢并不是故意的,有可能是孩子所做的事情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圍,不會做、不知道該怎么做,要是孩子性格再比較內(nèi)向不主動去問,那孩子變得磨蹭就在所難免了。
解決方法:孩子做事的時候家長也要留心觀察,如果孩子遇到困難,家長要主動耐心教孩子做事的技巧,并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孩子的成長是循序漸進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作為父母要多一些諒解與寬容。不要給孩子太多的任務或壓力,多給孩子一些指引與教導;不要給孩子太多的指責或埋怨;多給孩子一些鍛煉的機會與鼓勵。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做事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效率。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