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18-05-29 09:06:51
大喜過望
成語解釋:望:希望。結果超過了原來所期望的;因而非常高興(過:超過;望:期望。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英布傳》:“布大怒,悔來,欲自殺。出就舍,張御食飲從官如漢王居,布又大喜過望。”
成語繁體:大喜過朢
成語簡拼:DXGW
成語注音:ㄉㄚˋ ㄒ一ˇ ㄍㄨㄛˋ ㄨㄤ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大喜過望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特別高興。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喜出望外、喜從天降
反義詞大失所望、大失人望
成語例子:燦若燈下一看,正是前日相逢之人,不覺大喜過望,方才放下了心。(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
英語翻譯:be delighted with unexpectedly good results
俄語翻譯:неожиданный сюрприз
成語謎語十六日成親;天下歡顏度中秋
成語故事:
楚漢相爭時,黥布(英布)被西楚霸王項羽封為九江王,因一次戰(zhàn)敗被項羽革去爵位,隋何奉劉邦的命令去勸降黥布。黥布反戈一擊,被項羽打敗,只身投奔劉邦,劉邦在洗腳時接見他,他感到后悔投奔,可回到住處,待遇同劉邦完全相同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