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共產黨員 2018-06-08 18:15:47
吃蔬菜能為人體補充水分、纖維素、無機鹽及維生素等,但保持健康的體魄光靠這些是不夠的。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生長、發(fā)育、繁殖、組織愈合都離不開蛋白質,能為機體提供蛋白質的主要就是肉、蛋、奶。豆制品也富含蛋白質,但卻不能完全替代肉類,因為豆制品中的是植物蛋白,動物蛋白氨基酸組成更接近人體組織蛋白。
所以……還是乖乖吃肉吧!
當然,如果你是素食主義者,豆制品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哪種肉更健康?適合哪些人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推薦:少吃肥肉,多吃瘦肉,首選水產,其次禽類,最后畜類。每種肉都有各自的優(yōu)勢。
畜肉
通常指豬牛羊等畜肉。這類肉肌紅蛋白含量較高,鐵是肌紅蛋白生成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因此缺鐵的話可以作為首選,如鐵含量最高的豬肉。
牛肉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肉類,不僅葉酸、鋅含量很高,蛋白質的氨基酸比例與人體基本一致,因此比較適合運動員、健身的人、孕婦等人群。
禽肉
代表是雞鴨鵝等禽肉及魚蝦貝等水產品。
雞和鵝的脂肪通常集中在皮里,因此雞肉和鵝肉中脂肪含量比較少,適合減肥的人、老年人吃。
水產品
眾所周知,水產品好就好在富含DHA和EPA,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老話說吃魚聰明是有科學道理的。此外,水產品也是補鈣的一把好手,所以適合老人、兒童、孕婦等各類人群。
蛋類
其實從營養(yǎng)價值方面看,各種蛋并沒有本質的區(qū)別。但從性價比看,毫無疑問,當然還是選號稱“人類最理想的營養(yǎng)庫”的雞蛋啦。
肉不能不吃,但也不能多吃。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魚、禽、蛋和瘦肉攝入要適量。每周吃魚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類280~350g(約7個),內臟類每個月可吃2~3次,每次25g左右。
怎么挑肉?
現(xiàn)有市場上常見的加工方法可分為三種:冷鮮肉、熱鮮肉、冷凍肉三種。
冷鮮肉
屠宰后迅速冷卻至0~4℃,并始終保持冷鏈。
熱鮮肉
凌晨宰殺,清早上市,不經任何冷卻處理。
冷凍肉
-18℃以下速凍,使深層溫度達-6℃以下。
熱鮮肉容易腐敗變質,而冷凍肉會破壞肉的營養(yǎng)價值和感官品質,因此冷鮮肉是最好的選擇。
有外包裝的肉品還應看生產日期、保質期是否合格,包裝是否完整。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廣告服務 - 營銷合作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服務條款 - 誠聘英才 - 教育圖譜 - 手機版
京ICP備09042963號-17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155號
幼教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7 dmly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