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高淳機關幼兒園 2018-07-04 14:08:31
園本培訓——幼兒成長冊觀摩和觀察記錄研討
幼兒成長檔案書寫著孩子們的七彩童年,記錄著孩子們成長的足跡,同時也是促進家園聯(lián)系的重要手段。為充分發(fā)揮“幼兒成長檔案”的功能,讓幼兒成長檔案做得有效、美觀、富有個性,也為了引導教師全面、客觀地了解和評估每個幼兒的發(fā)展狀況及其特點,6月25日下午1點,我園開展了幼兒成長檔案觀摩交流活動。
觀摩活動在每班精選的五份“亮點檔案”中拉開了帷幕,昆侖與楊莊園區(qū)的老師們相互翻閱,相互學習與交流。各班的幼兒檔案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圖文并茂,有班本課程中師幼的互動探索,有孩子的觀察記錄,有教師的用心評價,也有幼兒與家長講述檔案故事的記錄……從學習、生活、游戲等多方面展現(xiàn)了幼兒成長的點點滴滴,真正體現(xiàn)了教師、家長與幼兒共同成長的足跡。教師們在觀摩幼兒成長檔案的同時,通過掃描二維碼,自主填寫“觀摩學習反饋表”,將班級亮點以照片的形式進行反饋。本次的觀摩評價交流,教師們積累了豐富的采集信息與制作成長冊的經(jīng)驗,有效地推進了家園的和諧共育,充分發(fā)揮了幼兒成長檔案的教育價值。
“教育為本,觀察先行。”《規(guī)程》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觀察,分析并記錄幼兒的發(fā)展情況。”觀察記錄為教師的因材施教提供了依據(jù),沒有科學有效的觀察記錄,就難以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為了進一步提升教師觀察、解讀幼兒的能力和素養(yǎng),更有效地進行觀察記錄。
本次研討活動將理論與實際相聯(lián)系,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地向教師闡述觀察和記錄幼兒活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策略,并介紹了在實際工作中經(jīng)常運用的多種觀察方式和記錄表格。而后,大家結合收集的典型案例和自身實踐,圍繞“觀察記錄的內(nèi)容、切入點、記錄方式方法”等普遍感到困惑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交流。
通過此次活動,老師們對撰寫觀察記錄的目的、如何撰寫觀察記錄等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明白了作為老師要學會觀察,學會讀懂幼兒的內(nèi)心,在基于幼兒的基礎上促進師幼全面發(fā)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