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05 15:41:06
個案(觀察分析)
對象:鄭雅婷 (3.25~3.27)
背景:鄭雅婷,華僑之女,個性很強,特別不愛做早操,用命令式語氣對她絕對沒用。針對這一情況,進行了語 言 調整,試著讓她自愿參與做早操。
片段一:
3.25日早晨,鄭雅婷依舊沒有出去做早操,獨自一人留在教室。下午放學,四下無人,我突發(fā)奇想,笑瞇瞇又親切地蹲下來對她說“婷婷,明天出來做早操好不好?”沒想到,她竟然點頭了。
片段二:
3.26日早晨,早操時間,孩子排好隊準備做早操。我看見雅婷排在隊伍里,我表揚了她?僧斠魳讽懫饋頃r,她卻沒動,而且這天大家做早操也都沒精神。于是在我的要求下,活動二時間,全班出來練習早操。這次我沒說任何話,可雅婷卻做的好好的,我又夸獎了她,叫她以后都要這樣,她笑著點點頭。
片段三:
3.27日早操時間,我沒提醒她,可她去隨全體幼兒認真地做著早操;氐浇淌遥荫R上就找到她,高興地親了她好幾下,她也高興得摟著我。
分析:
這一段文字與其說是對幼兒的觀察記錄,倒不如說是我自己教育行為的一次記錄分析和反思。從這一次的跟蹤觀察教育過程中,我得出一點經驗:老師的耐心和愛心真的是很重要,沒有這兩點品質,再有深度的教學能力也是教不好學生的。孩子的人格、品德肯定是不健全的,而這兩點也是老師最難做到的。捫心自問,我也是很缺乏,特別是面對近四十個孩子,我真的沒那么多的耐心和愛心。一次分給全班,于是我試著逐個分散。這次針對鄭雅婷不愛做早操的習慣,我做了愛心與耐心的測試,真的很有效。也證實了有愛心和耐心的老師面前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句話。而老師的愛心和耐心通過什么表現出來呢?當然是老師的表情、眼神以及語言。在片段一中,我的語言為什么能讓這位“頑固”的雅婷動容呢?不就是那句讓人難以抗拒的緣故嗎?片段三中,我親她的這一行為,使她完全被我征服。這也為我以后的個別教育找到了又一個方向。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