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07 08:08:58
摘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明確指出,要關注各領域之間的整合,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而不要片面地追求某一方面的發(fā)展。本文以遵循學前兒童學習與發(fā)展的整體性規(guī)律,以統(tǒng)整課程的教育理念為指導,闡述科學領域內活動的統(tǒng)整、跨領域活動統(tǒng)整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統(tǒng)整
統(tǒng)整課程是指采用有機整體的形式,把學校的教育教學中分化的各種課程進行整體、整合、綜合、融合等課程形態(tài),以適應課程因學科分化而產生的隔離及與現實生活相脫離的形象,使學生獲得完整的經驗。從當前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改革的實踐來看,以統(tǒng)整為取向的幼兒科學教育活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按統(tǒng)整對象和統(tǒng)整程度的不同大致可劃為:分領域的教育活動統(tǒng)整和跨領域的教育活動統(tǒng)整等不同的類型。
一、分領域的教育活動統(tǒng)整
分領域活動的統(tǒng)整不同于傳統(tǒng)的分科教育活動,而是以幼兒科學素養(yǎng)為目標,突出幼兒主動探究的學習特點,借助不同領域的活動內容、形式、方法、手段來完成科學領域的教育任務。
1.利用藝術形式來豐富科學教育
李政道先生說,科學和藝術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的兩面。楊振寧先生也認為,藝術與科學的靈魂。通過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教育形式和手段有機整合到科學教育活動中,讓幼兒在自己探索尋求不同的答案的同時把所思所想進行藝術表達,催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例如,在“玩紙”的科藝活動中,讓幼兒可以通過分組用粘、折、團、撕等進行紙的造型藝術活動,不僅可以加深幼兒對紙的認識,還能激發(fā)幼兒對美的創(chuàng)造性。
2.利用語言和數學技能推動科學教育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科學教育活動不但要促進幼兒語言的發(fā)展,更要促進思維的發(fā)展。如在“有趣的葉子”的活動中,教師讓幼兒描述收集到的葉子。幼兒通過觀察用語言表達所觀察的樹葉。教師也可以引導幼兒用語言說說春天的樹葉、夏天的樹葉、秋天的樹葉和冬天的樹葉是什么樣子的,讓他們直接感受季節(jié)的變化,同時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數學是科學活動的思維的方式,科學與數學具有天然的聯系,教師在設計和組織科學教育活動時,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推動科學探究活動的順利開展。
3.滲透多種價值觀的教育
科學教育活動本身蘊涵著多種有價值的教育因素,教師在科學活動中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景,應使幼兒在理解事物的特性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如在廢物利用的制作活動中,可滲透環(huán)境保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使幼兒認識到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性。
二、跨領域的教育活動統(tǒng)整
跨領域的科學教育活動是把不同領域的教育內容有機聯系起來,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以主題或項目加以統(tǒng)整,形成一個較完整的教育活動?珙I域的統(tǒng)整模式主要有單元活動和項目活動。
1.主題單元活動
教師將涉及的學科領域內容有機融合,把主題活動同單元活動中各學科領域內容建立內在有機聯系,采用單元式主題活動以“類”為單元組合教材,加強科學教育活動內容縱橫的聯系。每個單元又突出一個重點,圍繞重點設計多種活動內容和形式。“單元主題”是單元活動的核心,在單元之間,縱向以現有的知識內容與原有相關的知識經驗相聯系。橫向建立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聯系,不同類別的知識也相互聯系。這樣每個單元的科學家教育過程是呈循環(huán)往復、螺旋上升的發(fā)展過程。雅格布斯在跨學科統(tǒng)整模式中介紹了五種不同的模式:并列式、交叉式、交疊式、網絡式、串聯式。這幾種模式各有利弊。筆者認為,應該著重對網絡模式進行學習討論。各學科均以此主題為中心,聯結成一個彼此相關共同主題而統(tǒng)整在一起的學科網絡,有助于兒童整體把握主題活動與學科知識之間的關系。采用網絡式的方法來設計活動框架時,通常的做法是以主題為核心,以主題活動目標為依據,按目標導向的要求,編制單元活動網絡框架圖、課程生長樹、單元活動表格等方式,幫助教師從總體上把握主題單元活動網絡的大致框架。
2.項目活動
項目活動是師生通過共同圍繞大家感興趣的某個“話題”或“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在合作研究過程中發(fā)現知識、理解意義主動建構認知的過程。幼兒在活動中具有較大的自主選擇權,具有自行引發(fā)主題方向、自主作決定、全心投入等要素。這種探究性學習過程還具有師幼合作、教學相長的特點。在項目學習過程積極主動參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活動,師生共同完成的學習主動建構的過程。兒童通過項目活動的深入開展,理解和掌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chuàng)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基本特點,使統(tǒng)整有利于在教育教學中開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會的廣泛空間,進行隨機性、滲透性的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學習情景,讓幼兒的學習與生活緊密結合,在教育中體驗生活,為學前兒童的發(fā)展開啟一種全新的教育生活方式。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