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09 14:38:59
如《仙女山的傳說》這篇課例,既描繪了仙女山的來歷,也表達了人們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在授這課之前,我們帶領學生到“仙女山考察”讓學生親臨仙女山,觀其美景,探究仙女山的奧秘。接著讓學生向當地老百姓搜集有關仙女山的資料。學生被家鄉(xiāng)的風光所迷倒,情不自禁地說:老師,咱們把仙女山開發(fā)成旅游區(qū),讓全國人民都知道磷礦鎮(zhèn)有座仙女山;有的同學說,要是在山頂修一座亭臺樓閣,加上云霧繚繞,人走上去,肯定有一種到了仙境的感覺。家鄉(xiāng)的美好愿景吸引了學生。大家紛紛表示要為改變家鄉(xiāng)的面貌貢獻力量;顒蛹乳_闊了學生的視野,又激發(fā)了小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活動催人奮進,立志為改變家鄉(xiāng)的面貌奮發(fā)圖強的愿望已在學生的心靈中萌發(fā)。
根據研究性學習的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和自主性特點,本著鼓勵學生親自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自主學習提高綜合素質的動機,讓學生自主選擇專題,成立活動小組,各小組成員明確分工,實地考察,參觀訪問,網上查詢,獲得了大量的一手資源。經過分析整理之后,舉辦總結交流會,全面展示學生的調查報告、訪問手記、照片、論文等,顯示了研究性學習對培養(yǎng)多種能力的獨特意義,讓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都得到了顯著提高。
3結合科學課實踐考察,增強主人翁的責任感
新課程標準強調:課程不只是“文本課程”更是“實踐課程”,在組織學生學習科學課時,采用考察、參觀調查等方法,把學習科學知識對社會環(huán)境的改造與自己的責任聯系起來,以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主人翁意識。
如學習《漢江在哭泣》課例時,為了讓學生獲得河水為什么會污染的感性認識,組織學生實地進行漢江污染地調查。學生從水的顏色,水中漂浮的雜物以及夏天河水散發(fā)出的氣味,從感性上認識了什么叫做河水的污染,然后再實地考察河水污染的原因,再研討河水污染的危害,學生從外部事物表現的現象上,了解事物變化的原因和相互聯系,透過現象認識到實質性的問題:“三廢”污染環(huán)境,給人們生活、生存帶來危害,我們編寫了《白色污染何時了》課例,使學生意識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人們不注意環(huán)境的保護,違反自然規(guī)則,就會受到自然的懲罰。
因此,學生理解了環(huán)境與人的關系,知道了人要做自然環(huán)境的主人,并且,學生自發(fā)地對垃圾進行分類:紙屑垃圾箱、果皮垃圾箱、廢電池垃圾箱等,從而懂得了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并積極參加河水的保護活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