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社區(qū) 作者:qv媽 2018-07-10 18:01:06
我家QQ大班。最近他告訴我,媽媽,老師說誰打你你就打回去。我有點吃驚,老師怎么可能這么教孩子?
于是我就故意裝著覺得很好笑地問,你都大班的大哥哥了,還有誰能打你啊,不可能吧。
QQ說,就是我們班的某某小朋友啦(那個小朋友比我兒子大2歲,身高高20厘米,體重重20多斤)。他總是打人,老師拿他沒辦法了,就這么教我們的。
我說,那你打回去了嗎?
他搖頭,說那個某某沒打過我,但是打過別的小朋友。
我說,那別的小朋友打回去了嗎?打贏了還是打輸了?是不是挨了更多揍,哈哈哈。
他搖搖頭:這個我就不告訴你了。
我當時沒時間問更多了,就沒再追問。只是告訴兒子說,我們不要選擇打回去,能跑開就跑開,躲到老師那里去。
我想說,大概這就是喜歡打人的孩子最悲哀的情況,家長沒辦法,老師也放棄,其他孩子都拿他當異類,等于是個恐龍般的存在——他來了,快跑。
幾條我控制孩子脾氣的小心得:
1、孩子喊你喊得急,就一邊答應,一邊告訴孩子,媽媽正在做什么呢,馬上就來找你,實在催得急哭得兇就去孩子那里,一次一次逐漸拉長這個間隔,直到孩子搞明白:媽媽不是不理我,是有事情要做完。同時他也會明白:原來搭理我不是理所當然最重要優(yōu)先的事。
2、孩子其實都很精,靠耍賴、打人、哭鬧根本達不到目的,拿不到他要的東西,那他就會不用這個方法了。一旦耍賴哭鬧,家人要聯(lián)合起來,一致不遷就孩子,只要有一個突破口,孩子就改不掉壞習慣。
3、教孩子道理,要讓孩子從多個角度明白:做得好有什么好處,做得壞有什么壞處,我怎么做媽媽更開心,我怎么做才能達到我的目的。也就是說,不能只靠負面的:你不能這樣,來教孩子,而要加上“你可以這樣”。要是能提供多個選擇就更好,而且要明確,例如:你不能A,那你選B還是C?于是孩子感到受到了尊重,有選擇的權利,開心地選了B。
4、要故意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看到媽媽說的是對的。比如我家哥哥搶妹妹東西,我跟他說:媽媽明白你不是不給妹妹玩,是怕她弄壞,對不對?他說是的,我說那我們和妹妹商量,我們可以給她玩,但是只能玩一會會,而且要當著哥哥的面玩,還要主動還給哥哥,好不好?然后我又跟妹妹說,我們做個講信用的好孩子,哥哥借給我們玩一會,等下就還給哥哥,好不好?結果妹妹真的拿到東西玩了一會就主動還給哥哥了,幾次一來,哥哥就懂得“講條件”和“約法三章”了,妹妹則明白,搶是搶不到的,但問哥哥借,而且講信用按時還,就可以拿到。從此就太平多了。當然還有不講理的時候,但我相信,越來越長大,這些措施會越來越有效。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