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7-12 17:00:02
師:剛才兩位同學根據(jù)自己的實際經(jīng)驗探索出(-3)+(+2)= -1。同理,我們也可以探索其它有理數(shù)的加法運算的結果。
由此枯燥的法則引出課題,一則學生有興趣,二則讓學生覺得數(shù)學公式也是有來歷的,三則讓學生自信,因為自己也可以推導法則,過一把探索、創(chuàng)新的癮。
四、 設障導入,引起重視
教師在導入教學過程中,還可以設置障礙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學生的好奇心。
課堂實錄四:初一代數(shù) 代數(shù)初步知識的活動課
授課時間:2002年9月12日
師:我們初一(5)班一共有30位同學。請問,如果每兩位同學均相互問候,握手致意,有多少同學知道你們一共要握多少次手?
學生思索,似乎摸不著門,有同學比劃一陣后,微微搖頭,用渴求知識的眼睛看著老師。(由此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師:如果只有兩位同學,握多少次手?
“1次。”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
師:如果增加1位同學,是3個同學呢?增加幾次?
“增加2次。”
師:再增加1個,是4個呢?增加幾次?
“增加3次。”
師:能找出 規(guī)律 嗎?
幾乎所有的同學同時開始在作業(yè)本上興奮地比劃著。
……
由同學們的書寫速度可以知道,他們逐漸接受了將一道“難題”一點一點“啃”下來的思維方式,化難為易,效果很好。這樣,不僅教給了學生數(shù)學知識,而且還揭示了整個思維過程。如果僅僅用由易到難的教學模式,學生當時掌握的程度可能沒有區(qū)別。但下次遇上同類的 問題 ,設置障礙再化難為易、深入淺出會讓學生回憶此時的情景,這樣解答 自然 不在話下,思維能力由此也逐步提高。
類似地,還可由天平的平衡問題導入等式性質(zhì)的教學,由對溫度計構造的觀察導入數(shù)軸的教學,由銀行存款、借貸問題導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等等?傊瑪(shù)學教學的開場白是為了整個數(shù)學課堂教學服務的,為整個課堂教學做鋪墊,是為了讓學生“收心”,為了解決問題而來的。因此,導入教學不是“孤立”的,整個課堂教學應該前后呼應。
在導入教學的設計中,還應注意:1.自然合理。導入既是前面知識的繼續(xù),又是后續(xù)知識的開端,以一定的積累為基礎。2.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聚精會神地投入進來,在情感上與教師、教材貼得更近。3.使學生初步了解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無論在操作層面上,還是在思維層面上,做好迎接挑戰(zhàn)的準備。4.教師情感的投入。只有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才能帶動學生,引起學生對整個課堂的關注。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