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8-21 13:09:59
3、引導幼兒對圖片進行創(chuàng)造性排列并講述,培養(yǎng)幼兒的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大掛圖5幅。
活動過程:
1、整體出示圖片,幼兒感知觀察。
提問:這只偷懶的蝸牛在旅行時是怎么偷懶呢?結果怎么樣了?
2、幼兒自由講述。
3、請個別幼兒講述。
4、分圖講述,教師運用提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講述對象。
提問:
圖1:小蝸牛和小烏龜要去干什么?
圖2:
�。�1)小烏龜為什么要睡懶覺?
�。�2)烏龜睡著了,蝸牛怎么想,怎么做呢?
圖3:
(1)烏龜醒來沒有看到小蝸牛,他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2)小蝸牛這時正在干什么?
5、幼兒在理解基礎上講述1——3幅圖片,教師及時小節(jié)。
圖4:
�。�1)走著走著發(fā)生什么事情了呢?
�。�2)烏龜為什么會上河里去呢?
�。�3)掉到河里后,小蝸牛怎樣了?他會怎么做呢?
�。�4)小烏龜會怎么說?怎么做呢?
幼兒講述圖4、圖5,教師總結講述。
6、幼兒自由排圖,進行創(chuàng)造性講述。
�。刍顒友由欤菟鸭嘘P蝸牛的資料,在區(qū)域中展示,大家分享。雨天后帶幼兒去尋找蝸牛,觀察蝸牛的外行特征,探索蝸牛的生活習性。
五、蟈蟈和蛐蛐
�。刍顒幽繕耍�
1、引導幼兒學習分角色對唱,感受歌曲的詼諧趣味。
2、指導幼兒學習用北方戲曲拖長腔、回環(huán)的方法演唱歌曲前半段蟈蟈對蛐蛐的對話。
�。刍顒訙蕚洌菹X蟈和蛐蛐指偶各一個,公雞手偶一個;歌曲原聲帶及伴奏帶。
�。刍顒舆^程]
1、教師操作蟈蟈、蛐蛐及公雞教具,朗誦歌詞。
提問:蛐蛐、蟈蟈吹得正得意的時候引來了誰?大公雞把它們怎么樣了?引導幼兒運用歌曲中的歌詞回答。
2、幼兒學習有節(jié)奏地朗誦歌詞。
3、教師與幼兒分角色朗誦歌詞,嘗試表現(xiàn)出蟈蟈、蛐蛐吹牛皮的得意神情。
可由老師當蟈蟈,幼兒當蛐蛐,看誰最像吹牛皮的人。
4、幼兒聽原聲帶,欣賞歌曲的戲曲類演唱風格。
提問:這首歌和以往小朋友唱的歌有什么不同?
5、幼兒欣賞教師范唱,進一步熟悉歌曲的演唱風格,并感知歌曲中蟈蟈、蛐蛐念白之處“只說不唱”。
6、幼兒學唱歌曲。
7、分角色演唱歌曲。
教師扮演大公雞,幼兒扮演蟈蟈和蛐蛐,當唱到大公雞“一口一個”時,扮演蟈蟈和蛐蛐的幼兒趕快蹲下,“公雞”按節(jié)拍在蟈蟈和蛐蛐的頭上做啄的動作,被“公雞”啄到的蟈蟈、蛐蛐站起來,跟著公雞的后面走。教師也可請能力較強的幼兒扮公雞輪換角色進行演唱。
六、音樂游戲:小小螳螂捉蟲
�。刍顒幽繕耍葜笇в變撼獪矢近c音符的演唱要求和方法,鍛煉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及與同伴協(xié)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螳螂頭飾2個。
[活動過程]
兩個幼兒扮演螳螂,其余的幼兒三個人一組,扮大毛蟲。
前奏:全體幼兒坐在椅子上,成馬蹄形準備。
[1]-[6]小節(jié):幼兒邊唱邊伸出右手食指數(shù)中間的青菜。
[7]-[12]小節(jié)扮毛蟲的幼兒三人一組,后一個幼兒雙手搭在前一個幼兒的腰上蹲下。慢慢地向中間爬著。先伸左腳走,一拍爬一步。
[13]-[15]小節(jié):33 3,第一個幼兒站起,雙手在嘴邊作吃青菜狀。55 5,第二個幼兒吃青菜。66 6,第三個幼兒吃青菜。56 32 11 1,三個幼兒一起吃青菜,然后蹲下,打個哈欠伸一個懶腰睡了。
[16]-[17]小節(jié):螳螂準備出場。
[18]-[21]小節(jié):螳螂根據(jù)歌詞做動作。雙手手心相對,曲肘平臂,手指伸直,作兩把刀狀,邊跑邊揮舞大刀,尋找大毛蟲。(毛蟲不動)
[22]-[31]小節(jié):大毛蟲即變成一只只蝴蝶,如果螳螂用手碰到哪只蝴蝶,它就停止飛動,回到座位上。
�。垡�(guī)則]
三個幼兒一組,扮大毛蟲吃青菜時要按照音樂的節(jié)奏一個一個地吃青菜;螳螂在[18]-[20]小節(jié)揮舞大刀時,扮毛毛蟲幼兒不能動;螳螂捉到的毛毛蟲要回到座位上,停止游戲一次。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