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8-30 15:24:25
興趣班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
前幾天跟師姐討論到底該不該給孩子上興趣班的問題,師姐給我講了個她同事李青的例子,給我印象頗深。
孩子小的時候,李青遵從社會倡導的快樂教育,不給孩子上興趣班,讓孩子自由的玩耍。
幼兒園時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學跳舞,學鋼琴很是羨慕,多次央求媽媽給報班。
但李青堅持自己的看法,認為興趣班只是想賺家長的錢,把孩子送興趣班是外包教育,是市場化培養(yǎng)。
所以一直到小學2年級,孩子從沒上過一個興趣班。
有一次放學回家,孩子哭喪著臉,李青怎么問都不回答,問急了,孩子哭著說,學校要組個樂隊參加國慶表演,別的小朋友都參加了,有的會彈鋼琴,有的會吹長笛,還有的會吉他。
他們組了幾個節(jié)目,但自己什么也不會,所以什么節(jié)目也沒有參加,而且學校還有很多興趣小組,比如圍棋、國際象棋等,孩子也只能觀望。
孩子非常自卑,問媽媽,你以前為什么不給我報興趣班呢?
李青這才后悔莫及,孩子沒有一技之長,在團體活動中拜了下風,傷了自尊心。
但現(xiàn)在已上小學,文化課業(yè)繁重,再去花精力重新學一項興趣技能感覺非常吃力了。
有一次在一個媽媽群里談到興趣培養(yǎng)的話題,一個定居澳洲的媽媽說,她的孩子六歲,現(xiàn)在在上6個興趣班,包括游泳,國際象棋,畫畫,舞蹈,機器人等。
而且孩子還不滿足,還要求媽媽繼續(xù)給她報。
別的媽媽都說學的太多了,孩子太累。
這個媽媽卻說,孩子從沒喊過累,她在那里有新的朋友,新的知識,好玩的老師,和有趣的課堂,每次上課都開開心心的去。
最重要的是,所有的興趣班都是孩子自己要學的,媽媽從沒有強制過。
為什么有的興趣班讓孩子叫苦連連,而有的興趣班卻很受孩子歡迎呢?
其實選擇什么樣的興趣班,孩子自己的“興趣”很重要。
孩子的興趣不是通過反思發(fā)現(xiàn)的,而是通過與外部世界的互動引發(fā)的,我們應該讓孩子多與世界接觸。
早期廣泛的體驗可以幫助孩子確定哪種運動或興趣更適合自己,以便做出更適當?shù)倪x擇后,再進行重點培養(yǎng)。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