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9-03 14:44:52
專家們堅決反對目前在家長中刮起的“超前教育風”。他們認為,兒童在0到6歲之間,是身心發(fā)展相當迅速的時期,但促使其發(fā)展是有條件的,是有一定順序和規(guī)律的,假如人為提前訓練,效果不見得更好。對小朋友進行超前教育,不只沒有必要,可能還會給小朋友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負擔,弄不好還可能影響小朋友對學習的興趣,從而發(fā)生逆反心理。
困惑三:什么樣的教師才有資格從事早期教育?
現(xiàn)在能夠意識到小朋友早期教育的家長并不多,即使是有精力實行這種早期教育的家長也沒有充分的時間來進行這種教育,只有尋找合適的早教老師來解決這個問題。
徐女士家里的小孩快3歲了,她打算給小朋友請個育嬰師?疾炝硕嗉壹艺竞,徐女士并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她告訴記者,如今北京家政市場上大多數(shù)的保姆來自外地下崗女工,她們大多是初中畢業(yè),高中畢業(yè)的已經(jīng)很少。而所謂的育嬰師大多是因為給家政公司交了一定的培訓費當上的,在所謂的培訓中并沒有例如兒童心理學等專業(yè)方面的知識。
對親子班教師的資質家長們也提出了質疑。趙女士說:“一般親子班的教師都是一些剛從幼師畢業(yè)的年輕教師,雖然她們能帶著小朋友蹦蹦跳跳做游戲,但是不是真正懂得如何對小朋友進行早期教育呢?究竟什么樣的人可以勝任早期教育的工作呢?”
由于受社會經(jīng)濟和教育發(fā)展狀況的制約,目前市場上的育嬰師或早期教育教師很難讓家長滿意。吳鳳崗教授認為,好的育嬰師首先要有愛心,愿意和小朋友溝通相處,具備兒童保健、營養(yǎng)、心理和教育的知識,并有一定的操作技能。他透露,勞動和社會保證部正在著手開展育嬰師的培訓,但還沒有足夠的師資滿足市場的需要。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趙忠心指出,一定要廓清家長對早期教育在開發(fā)小朋友智力上的認識誤區(qū)。“不要一提開發(fā)智力,就必需是教小朋友認字學知識,其實教小朋友玩耍也是在開發(fā)小朋友的智力。”趙教授說,“0到3歲小朋友智力的開發(fā),就應該是蹦蹦跳跳、聽音樂、走直線、卷地毯等。”趙教授認為,從事學前教育的老師,還是應該充溢活力點好,“假如再經(jīng)過專業(yè)的幼兒心理、生理等培訓,這樣的老師是最好的。”
“判斷早期教育機構是否適合自身的小朋友,在帶小朋友接受一段時間教育后,只要發(fā)現(xiàn)小朋友在某些方面有進步,就可以認定這個教育機構暫時適合自身的小朋友。”專家們認為,一個小朋友在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又能有特長,需要家長自身的努力,教育機構提供的教育都是大眾化的,只不過有些機構增加了些特色教育而已。
鄭天楊建議,選擇早期教育機構時,關鍵的是考察這里的老師接受過什么樣的培訓、培訓者有什么背景等。合格的教師應該有幼教背景、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和小朋友可以平等相處,如能蹲下來和小朋友說話,講話時輕聲細語。家長可選擇小朋友午餐時間和下午起床時間去學校實地考察,這兩個時間是園內(nèi)最混亂的時候,細心的家長可以判斷出老師是否有愛心和耐心,是否真的在照顧小朋友。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