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05 09:50:01
經過一個階段的學習以后,幼兒的模仿能力有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也有所發(fā)展,因此讓幼兒學習的兒歌可以加長,為了更加生動形象,開始借助于四肢、體態(tài)、表情等,但仍以手指的動作為主。手指兒歌與生活密切相連,能規(guī)范幼兒的活動規(guī)則,如加上音樂,讓幼兒邊聽邊說邊做,這樣,聽音樂時,既鍛煉了他們的聽力,又陶冶了情操,邊說邊做,鍛煉了他們的大腦,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手口一致性,在幼兒游戲的同時,不知不覺中增進了幼兒語言的發(fā)展,有了很大的幫助。
。ㄈ⿲κ种赣螒蛩璧膬热、材料多元化的進行收集、供幼兒實踐學習操作。
1、 內容的多元化
陳鶴琴先生的主張,他提出兒童有好動心、好模仿、好奇心、游戲心等心理特點,兒童以游戲為生命,我們應當為我們的孩子們來創(chuàng)造適當的環(huán)境、適當的多元化的內容來豐富手指游戲的運用及操作學習,使他們得到多方面的鍛煉,以此來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其他方面的共同提高。如:《包餃子》活動,這個活動源于幼兒中午吃的餃子,我們一起嘗試包餃子,讓幼兒把小手攤開,咱們來包餃子吧,幼兒對這些手指游戲愛不釋手,動手操作興趣提高了,經常在課后與同伴一起游戲,即使幼兒的語言能力提高較快,又豐富了幼兒的課余時間。
2、材料的多元化
新鮮的材料會激發(fā)小班幼兒的興趣和表達能力,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因此在手指游戲教學中我們也盡量避免材料的單一提供。如在《王老先生有塊地》中,我們不僅引導幼兒通過手指游戲來進行學習,我們還為他們準備了圖譜,在圖譜上我們根據兒歌內容畫上了形象生動的實物,使幼兒學習起來更容易。我們還運用手偶穿插到游戲中,使幼兒的學習更生動。
3、 教學形式多樣化
(1)游戲化
規(guī)程指出:“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兒總是喜歡嬉戲的,在游戲中幼兒能自由的無拘無束地投入和參與。對于小班幼兒來講,他們的一日生活更是具有游戲化的特點,他們的各種教學活動也應富于游戲化的特性。
。2)情景化
手指兒歌形象生動,有助于幼兒判斷自身行為的對與錯,而情境手指游戲教學是一種十分適合幼兒特點的教學方法,在學習兒歌之前,為幼兒創(chuàng)設學習兒歌的適宜情境,讓幼兒在學習之前處于一定的情境,讓幼兒有更多的想游戲的意愿。《唱大戲》的活動中,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樓,四兄弟(唱大戲),咯吱一下(停頓,突然把手伸到孩子脖頸處,咯吱一下,以后每次孩子都會驚喜地等著這一時刻)我用積木搭成一個小舞臺,用布做個小木偶等等,模仿看戲的情景,做看戲的動作,孩子們觀察之后,都迫不及待地想自己來嘗試做游戲,很好的激發(fā)了他們對學習手指游戲的興趣與語言的發(fā)展。
三 、小結
我們充分證實了通過手指游戲的學習能較好的發(fā)展小班幼兒的語言能力,并在小班實驗班開設的有效性較好。幼兒對手指游戲有了較多的認識,發(fā)現了學習手指游戲的樂趣,在游戲活動中也能與同伴之間運用手指游戲進行交流互動,不僅增強了同伴間的交流,最重要的是鍛練了幼兒手的靈活性、協調性,使幼兒的大腦得到了發(fā)展,語言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實踐也證明小班幼兒學習手指游戲的興趣較高,在激發(fā)幼兒學習手指游戲興趣的同時,也增強了幼兒的互動能力、語言能力,幼兒學習手指游戲的興趣、模仿能力、身體表現動作、與音樂的配合能力、記憶力等等都有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