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9-06 08:57:06
如何培養(yǎng)孩子學會管理情緒的能力
孩子偶爾耍一下小脾氣是可以的,他們的情緒也是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愛罷了,父母們應該很清楚。當今社會流行這樣一句話:“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有研究表明,影響一個人的成才,情商占80%,智商僅占20%。對于孩子的學習來說,情商也是一個很關鍵的影響因素。
不過,對于愛子心切的父母來說,往往只希望自己的孩子體會到持續(xù)的快樂、開心等正面的情緒,不希望孩子經(jīng)歷憤怒、嫉妒、沮喪、失望、悲傷、焦慮、不耐煩等負面情緒。有些父母甚至還會給這些負面情緒貼上道德的標簽,如果兩個小朋友因為爭搶玩具發(fā)生打鬧,我們總喜歡給孩子貼上“自私”的標簽,而沒有意識到孩子是因為自己的東西被別人搶奪而產(chǎn)生的憤怒情緒,借由身體語言進行表達的行為表現(xiàn)。
其實,情緒是沒有道德意義上的對錯的。只要我們是正常的人,就不可能避免遇到這些負面情緒。如果孩子無法了解這些感受,他就不能學會認知自己的這些情感,當別人經(jīng)歷這些情感的時候,他也無法去理解,更談不上管理好自己的這些情感。最后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只會發(fā)泄自己的這些情緒,不懂得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0—5歲是培養(yǎng)孩子情商的關鍵時期。人們 EQ的形成開始得極早,嬰兒已經(jīng)開始感受和學習,進而在整個童年期逐漸形成,建立我們已有的觀念,孩子腦部的發(fā)展在0-5歲時是一生最快速的,特別在情感能力的學習方面。如果父母在孩子五歲的時候就訓練他們管理自己的情緒,這些孩子在八歲時,他們的身心狀態(tài)會更好,他們的學習和與同伴的社會交往會表現(xiàn)更好,身體也會更健康。
由于認知能力和心智水平逐漸提高,小學階段的孩子比學齡前的孩子更能理解自己的情感,能識別情感背后的原因,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幫助孩子逐步學會調節(jié)和控制自己的情緒。那么,我們究竟如何培養(yǎng)孩子管理情緒的能力呢?
讓孩子學會暫停自己的情緒
“沖動是魔鬼”,我們很多人都深有體會,當人在情緒而非理智操控的情況下,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往往會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在情緒激烈的時候,我們要讓孩子學會從潛意識做主掌控的“沖動反應”狀態(tài),進入到意識做主掌控的“理性回應”狀態(tài)。只有在意識主宰的情況下,人才有辦法去做新的選擇,才能夠有效地去解決情緒問題。
那么怎么才能從潛意識狀態(tài),就是情緒控制的狀態(tài)進入到理智控制的狀態(tài)呢?最重要的一點是學會暫停,讓自己先冷靜,然后再處理自己的情緒。比如喜歡在生氣的時候動手打人的孩子,可以讓孩子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預先設置只要舉起手,在腦子里馬上就會有聲音大聲喊“停”!
我教給伊伊的暫停方式是,讓她給自己設置一句話,當情緒非常激動的時候,就下意識地說:“我很生氣了!”聽到這句話,別人就會明白她快要控制不住了。這句話也是在告訴別人需要趕快離開現(xiàn)場了。
引導孩子學會識別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的情緒波動暫停以后,父母就要讓孩子察覺自己的情緒,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么。這就需要父母成為一個積極的傾聽者,認可孩子的情緒,而不是壓制孩子的情緒;尊重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否定孩子的感受。我們還要幫助孩子用語言說出自己的感受,找到一些恰當?shù)呐c情緒對應的詞語,說出自己的感受有利于讓孩子更清楚地識別自己的情緒。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教孩子學會識別自己的情緒:
1、幫助孩子積累表達感受的詞語。父母是孩子的情感導師,我們可以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機會教孩子掌握一些表達感受的詞語,讓孩子懂得如何描述自己的感受。比如,當孩子被作業(yè)難住時,可以對孩子說“你現(xiàn)在很郁悶吧!這道題好像很難”;當孩子被別人欺負時,可以對孩子說“你現(xiàn)在很傷心吧!”;當孩子被誤解時,可以對孩子說“你是不是很委屈啊”等等。
2、告訴孩子一些關于感受的身體反應。我們可以教給孩子一些基本常識,讓孩子了解當遭遇某種情緒的時候,身體會有什么樣的反應。比如,當人們害羞時,臉會變紅;當人們憤怒時,會咬牙切齒;當人們沮喪時,會垂頭喪氣;當人們高興時,會手舞足蹈等等。
3、利用可視化材料來幫助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通過繪本、視頻、照片或圖片等可視化材料,聲情并茂地告訴孩子別人經(jīng)歷的不同感受。比如,“這張圖片中的阿姨正在為丟了手機傷心不已,眼淚快要掉下來了”;“電視里的小朋友找不到爸爸媽媽,害怕得大聲哭了”;跟孩子一起讀繪本的時候,可以討論故事中的人物的感受, “艾瑪奶奶走了,思達是不是很難過啊”等等。
4、教孩子通過觀察別人的面部表情或身體語言來識別他人的感受。我們經(jīng)常會帶孩子出去玩或去超市購物等,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孩子多留意一些場景,觀察和識別他人的情緒。比如,很多人一起排隊時突然看見有人插隊,讓孩子觀察被擠到后面的人的反應,了解他人生氣的感受。
5、利用機會讓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我們既可以利用真實場景,也可以通過玩游戲的方式,來為孩子創(chuàng)造機會描述自己的情緒。比如,“你是不是還在為弟弟搞亂了你的抽屜難過呢?你生氣了嗎?”;“如果你的金魚死了,會很傷心嗎?”等等。
引導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情緒是不分對錯的,都是人性的體現(xiàn)。任何人都會體會到快樂、痛苦、抑郁、嫉妒等令人愉悅和令人傷心的情緒。而父母卻往往不希望孩子表達自己的不良情緒,但如果我們不給孩子表達的機會,孩子就會去壓抑這些不良情緒。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