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9-07 10:18:12
她指出,對孩子進行道德、人格教育才是家庭教育的最大優(yōu)勢。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天然環(huán)境,在家庭教育中過多地摻入學業(yè)內容,是“揚短避長”。此外,由于不少家長不懂得教學規(guī)律、教學內容和方法,往往有勁使不到點子上,最后通常會“強己所難”,力不從心。“這樣做,即使讓孩子的成績在短期內有所提高,也會對孩子的長遠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留下遺憾。”
“家庭教育學業(yè)化還可能造成親子關系不和諧。”關穎說,父母替孩子做了許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會減少孩子體驗生活的機會,特別是許多家長習慣替孩子做選擇,這對成長中的孩子來說,無異于一種人生權利的剝奪。“他們的決定也往往背離孩子的真正需求,讓孩子產生反感,甚至是抵觸情緒。”
去年7月,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wǎng)與騰訊網(wǎng)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6.0%的人認為,當下父母對孩子的內心世界不了解。問其原因,49.4%的人認為,是因為很多時候父母與自己不能平等交流;37.6%的人表示,是因為自己無法充分表達內心想法;31.4%的人覺得原因是父母太忙,沒時間聽自己說;選擇與父母交流“沒有障礙”的,僅占4.1%。
關穎指出,家庭教育的錯位,歸根結底是應試教育的弊端在家庭教育中的體現(xiàn),是家長們不得已而為之。“但家長們要認識到這個弊端,及時做出調整。同時,學校和教師也不應把教學壓力轉嫁給家長,而要促進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優(yōu)勢互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