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9-07 14:32:32
鐘老師說,不少望子成龍的家長希望孩子三四歲就會寫字、算術,但這個階段最應該訓練的是動作發(fā)展能力,也就是手指的操作能力等。如果沒能適時發(fā)展好這種能力,將造成大腦功能失調(diào),可能導致孩子經(jīng)常在家中搗亂、自控能力差、沖動等,還不懂得恰當?shù)赜谜Z言表達自己,只會發(fā)脾氣,導致進一步影響孩子的人際關系。
玩偶戲劇幫孩子講述創(chuàng)傷事件
除了以運動為主的感覺統(tǒng)合訓練,針對已經(jīng)造成某種程度的心理傷害、不愿與人交流的小朋友,還可以通過用玩偶代替現(xiàn)實人物表演小型戲劇的方式,幫助他們重新建立社會關系,理解“創(chuàng)傷”事件的意義。
眾慧心理的張潔說,對于一些學齡前孩子來說,由于尚未建立對世界的基本看法,難以理解人際關系,因此,遇到帶來心理傷害事件時,不但無法處理,甚至連清晰的表述都很困難。通過畫畫、講故事等,能幫助小朋友講述自己遇到的問題。
輔導機構有時還會通過玩偶小戲劇,用帶動物玩偶代替實際生活中的人物,讓小朋友用玩偶重演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情況和問題,心理輔導師則利用玩偶劇幫助小朋友理解人際關系。比如,在幼兒園里常被同學欺負而且不知道怎么告訴家長的小朋友,在進行玩偶劇游戲時,會用“大鯊魚”這種有攻擊性的玩偶代表欺負自己的同學。輔導師就能借此幫小朋友理清人物關系,完成對整個事件的敘述并重新整合人際關系,逐漸擺脫傷害和影響。
做個機器人培養(yǎng)成就感
現(xiàn)在,五花八門的機器人培訓班很多,家長送孩子去上這些班,主要是為了鍛煉孩子的智力和動手能力。廣州“樂高天地”兒童機器人情智培訓中心,也為3~14歲的少年兒童開設了機器人班,機器人則是心理輔導的輔助手段。培訓中心的創(chuàng)始人、青少年兒童成長心理輔導專家劉一黎先生說,他們就是以機器人為平臺和中介,讓孩子動手、動腦、動心,啟發(fā)他們的自信心和主動性,通過完成機器人制作培養(yǎng)成就感和勇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