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6 22:02:50
教師和家長對自信心較弱幼兒點滴的進步,及時給予積極評價,不僅會使幼兒看到自己的力量,感到快樂和滿足,激起上進的愿望,同時也會增進成人與兒童之間相互親近與理解的情感,增強教育的感化力量。但是,成人必須學會使用積極評價的教育藝術,做到:①公正合理評價,應該因地制宜,因人而異。不同性格、不同智力水平的幼兒可以有不同的評價標準和不同的表達方式,防止濫用表揚而失去效應。②比自己,提倡縱向的比,即從幼兒原有的基礎出發(fā)把今天的幼兒與過去的幼兒比,減少橫向的比,即與同班、同齡的其他幼兒比。脫離實際的要求劃一,開展競賽等。要鼓勵幼兒各按自己的步伐前進,而且不斷看到自己的進步與成績。③多側面。成人要以多側面的價值觀來要求幼兒,避免把積極評價僅限于狹小的范圍和界限之中,如有的只注重知識、智力,有的只注意紀律、聽話,忽視孩子其他方面的優(yōu)越表現,并不予反饋,以致幼兒獲得成功的機會減少,潛在的能力被埋沒。④實事求是與恰如其分。虛假的吹捧表揚,過多的物質刺激,往往有害無益。對經過一定努力取得的成果,應給予恰當的積極評價,并要提出下一步要求,要慎用消極的評價。自我意識常在整體上調節(jié)和控制人的行動,雖然,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免不了遭到失敗和挫折。但面對失敗和挫折,自信心強的幼兒往往把失敗看作是偶然的、客觀的原因造成的,他們比較冷靜,能查找原因,保持信心,繼續(xù)努力去實現目標,自信心弱的幼兒則往往把失敗看作是必然的,是自我的“無能”造成的,他們容易放棄努力,丟掉或改變目標。
此外,環(huán)境的突然改變也會暫時影響幼兒的自信心。班上有4名插班生。2名自信心較弱,這一方面由于在新環(huán)境中其他兒童對他們有一個認識與接納的過程,他們在人際關系測查中,2人都成為孤立兒,同時原有的教育基礎和班上其他兒童形成的差距。也增加了他們的失敗感。
三、增強幼兒自信心的教育措施
在實驗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所采取的教育措施,包括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兩個方面。
。ㄒ唬┘w教育。目的是。①使全班幼兒都能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進步,同時,也尊重別人的優(yōu)點和進步。②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鼓勵幼兒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一定的目標。鍛煉自主、自立精神。③使全班幼兒樹立入小學后做三好學生的強烈愿望。增強進取精神。
做法是:一個學期的教育內容。共分6個課題。每個課題都有明確的教育目的、教材和教育活動的方式方法,保證每周都有一些有益于自信心形成的活動。例如:
在語言課上講“誰的本領大”的故事,使幼兒知道長頸鹿和猴子各有長處,并知道自己有長處。別人也有長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互相幫助。我們讓自信心弱的幼兒多談自己的長處,自信心強的幼兒多談別人的長處。
在音樂課上教歌曲“我有一雙靈巧的手”,并讓幼兒創(chuàng)編歌詞,讓幼兒唱唱自己的一雙手,稱贊自己靈巧的手會干些什么,每個幼兒回家和父母討論、編好歌詞后,來唱給老師和同伴所,歌詞可以表達自己的進步,有利于增強自信心。
在活動室外,請幼兒照料本班花壇,每天晨間給花澆水,讓孩子講他所照料的花的變化,有時,他們情不自禁地喊“老師,快來聞聞,我們這棵月季花多象酸梅粉的味!”在活動室內,整個冬天,每個幼兒都用小盆、小碗養(yǎng)白菜頭、蘿卜花,看誰的白菜、蘿卜長得大、長得好;顒邮覊ι系恼诋嬋山處熞龑в變鹤约寒嫼唾N。美工和結構游戲的優(yōu)秀作品經常陳列在架上,使幼兒在各種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愉快。
我們還在幼兒中開展“小問號”活動,讓每個幼兒把要提的問題畫在自己制作的小本子上,然后老師再在他的圖畫上記上他口述的文字,每個孩子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使幼兒有機會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的快樂。
。ǘ﹤別教育。目的是:①使自信心較弱的幼兒,相信自己,有力量做得更好。②彌補他們的不足,豐富他們的成功體驗,促進他們智力、體力的發(fā)展。通過積極評價,提高他們在集體中的地位,改善他們與同伴的關系。
對自信心較弱幼兒個別教育的做法:
一是愛。教師要熱愛每個幼兒,善于體察幼兒的特點、志向、需要和微小的變化。不僅要關心他們的冷暖饑渴等生理需要,及時作出反應,而且要滿足他們的心理要求,給予親切和藹積極的支持,從而加深師生之間情感的交融,使教師的期望較容易地為幼兒所理解和接受。
二是找。尋找自信心較弱幼兒身上的發(fā)光點,使幼兒認識自己的長處,相信自己的力量。人的能力資質有著許多個側面,所有的側面都優(yōu)越的人是沒有的。優(yōu)越面較多的人容易形成自信心,優(yōu)越面有限的人,只要在某些領域中保持著堅定的自信,并以此作為心靈的支柱而得到補償,也能保持奮斗的勇氣,不會完全喪失自信心,讓劣等感埋沒自己全部的聰明才智。我們對9名自信心較弱的幼兒逐個分析優(yōu)缺點。發(fā)現有兩人在舞蹈、體操方面動作優(yōu)美、準確,就經常請他們在集體場合領操、領舞;有兩人在插粒游戲中構思新穎,有創(chuàng)造性;一人計算反應迅速、準備;一人繪畫有明顯的進步,兩人熱愛勞動,一做事認真負責。還有一人一時找不出特長,就調查他最感興趣的活動,從這方面給予支持鼓勵。我們從幼兒擅長的活動入手,注意尋找他們的進步和成績,常使幼兒得到積極的評價。
三是幫。自信心的建立主要靠幼兒自身的努力,要多給幼兒獨立活動和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自信心較弱的9名幼兒中有6名經常上課不舉手,這一方面是由于他們自愧不如別人,害怕和人比較和遇到失敗,另一方面也由于上課時間短,積極性高的幼兒多,他們常被忽視,得不到發(fā)言機會,認為舉手也沒有用。練習機會越少,自信心越差,也越退縮,長此以往,更不敢發(fā)言,也不想嘗試了。我們盡量分組上課,擴大活動面,鼓勵自信心弱的幼兒多舉手發(fā)言,肯定他們的勇敢和進步。同時改進教學,注意選擇形象生動的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讓幼兒做學習的主人,在豐富多采的活動中訓練能力,在多練中獲得較多的成功體驗,以有利于自信心的提高。我們分別不同對象,對幼兒實際存在的某一方面知識和能力的缺陷,也不放松個別指導和幫助,并提供材料,動員家長給予輔導,使他們較快地突破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趕上全班。
四是促。促進幼兒的成就動機,提高幼兒的自信心。我們曾進行過兩次實驗活動調查成就動機對幼兒自信心的影響。我們感到,在一定程度上,成就動機能使幼兒激發(fā)出比平時更頑強的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雖然短暫偶然的成就動機不能根本改變幼兒的自信心,但是多次重復的成功體驗必然會影響和促進幼兒自信心的形成。
第一個實驗是體育運動──提包走20米距離。我們用3個大小、重量不同的黑皮包(5斤半、4斤半、3斤半)開展運動性游戲。第一次主題是“送貨下鄉(xiāng)”,第二次主題是“慰問老山作戰(zhàn)的解放軍叔叔”,都是由幼兒自選1包,送到目的地。由于第二次游戲前教師生動熱情地講述了老山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英雄故事,激起了幼兒對敵人的仇恨和對解放軍叔叔的強烈的愛,知道了他們生活的艱苦和需要水、食物、彈藥。面對同樣的活動內容、同樣的距離而幼兒的目的變了,行動變了,在選包時,有的幼兒說:“解放軍叔叔很辛苦,他們在打敵人。”“解放軍叔叔保衛(wèi)祖國,我要多選點東西去給他們”,“老山上有這么多解放軍叔叔,我要拎大包,多送點東西,不然不夠用的。”因此,第三次活動中承擔困難任務的人數顯然比第一次增加。
第二個實驗是智力活動──用3張計算練習題目。教師事先說明1號卷子中15題全部是過去練習過的;2號卷子中15題有3題是未做過的;3號卷子中15題有5題是未做過的。幼兒愿意做那種卷子就拿去做。第一次作業(yè)前沒有作任何動員;第二次是在入學教育后進行的,更換了計算題,作業(yè)前,教師用優(yōu)秀小學生不怕困難努力學習的榜樣鼓勵幼兒。兩次作業(yè)都沒有不及格的成績。但選擇3號卷的人數在動員之后有明顯的增加,而選擇者的人數減少了。這也說明幼兒的自信心尚不穩(wěn)定,有較大的可塑性。容易受具體情境的影響,受情感和成人語言的鼓勵。加上第一次實踐的經驗使他們敢于嘗試,并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夠完成。
五是引。把增進自信心的教育引導到日常行為和入小學的準備活動中去。大班幼兒一般都向往作小學生和少先隊員。我們通過幼兒熟悉的本班同伴的姐姐(中隊長)的榜樣,請她來園介紹學習體會,看她整潔的作業(yè)本,激發(fā)幼兒作優(yōu)秀小學生的強烈愿望,啟發(fā)幼兒的成就動機。
六是聯。密切聯系家長,同心協(xié)力地教育好幼兒。我們利用節(jié)假日逐戶進行家訪,“三八”節(jié)舉行“做合格媽媽”的家長報告會,請家長來園參加半日觀摩活動,召開班級家長座談會,交流教育經驗。平時經常通過面談和便條,請家長協(xié)助工作和交滾幼兒的表現情況等。在這一系列的家長工作中,我們努力改變家長的教養(yǎng)態(tài)度,教給家長正確的教育方法。有位小朋友的父親是個球隊教練,他帶著競爭的心理培養(yǎng)自己的孩子,強灌硬逼,加班加點,希望孩子成才,經過兩次家訪,教師介紹他看《早期教育與天才》、《怎樣開發(fā)幼兒的智力》等書,建議他尊重和信任孩子,家庭作業(yè)量要適當,不要操之過急。他又來幼兒園觀看教師上語言、計算課。他說:“幼兒園的啟發(fā)式教學比我的硬教效果好。我對幼兒的特點不了解,要求過高了!”我們對期望過高的家長總是推薦書籍,引導方法,提供建議。對保護過多的家長則指出危害,改變態(tài)度,配合訓練。江xx小朋友動作漫、膽子小,到中班時吃飯還要喂。一次他對媽媽講“我長大了要學騎自行車。”他母親說:“騎車要跌交,會跌破頭的。”他忙回答說:“那我不學了,我學不會。”經過家訪和談話,他母親認識到自己對孩子自信心的教育遲了,得趕快補上。經過一年來的配合教育,江××在智力和體力上都有所進步。在唱“我有一雙手”的課上,他自己改編歌詞唱道:“我有一雙能干的手,樣樣事情學著做,會拍球呀會畫畫,會擦椅子會寫字,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長大做個有用的人。”
通過期末考查,9名自信心較弱的兒童的自信心和學習成績都有顯著的進步。
培養(yǎng)幼兒自信心的實驗研究,歷時一年,時間較短,只是初次嘗試,但是我們感到收獲大,有體會。當然,在工作中也還存在計劃不周,教育不細、總結粗糙等問題,我們愿意在今后的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和實踐。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