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幼升小 > 幼升小銜接 > 正文

學齡前兒童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2)

來源:幼教網(wǎng) 2010-10-28 17:39:39

說兩句

  家長的心態(tài)要平和,99%的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99%的孩子卻注定平凡。家長不要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值,尤其不能一日三餐地用殷切希望去感染孩子的耳朵。家長的目標應(yīng)該是“把孩子推向一個比自己更高的平臺”,而不是教會孩子這樣那樣的知識和技能。

  平和的心態(tài)還表現(xiàn)在一些小事情上。有時,家長會對孩子的一些話反應(yīng)過度,比如孩子說:“我今天很不高興,在幼兒園某某小朋友欺負我了。”性急的家長甚至會立刻拉著孩子去找老師。其實,孩子向家長訴說,可能只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關(guān)注。即使是孩子真的受了委曲,家長沒有必要擺出一副為他撐腰壯膽的架勢,畢竟,孩子的人生路才剛剛開始,日后誰能保證一帆風順?挫折教育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談到這里,不得不談一談“培優(yōu)”這個話題。我個人認為,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在經(jīng)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是可以有選擇地給孩子培優(yōu)。但應(yīng)注意:一是不要項目過多,孩子在體力上要能承受。二是不要強人所難,家長有時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讓孩子去學習彈琴、畫畫,雖然在報名之前,也和孩子“商量”過,但這種商量帶有極強的個人情感因素,有時幾乎是誘導孩子下水,甚至還有直接扔下水的。這不是學游泳,一旦孩子發(fā)覺他并不喜歡他要長期做的事,會帶來很多后續(xù)的矛盾。三是不要輕易讓孩子為某項技能“獻身”,確有天賦的,可以全身心投入。很多技能的學習都是有遺傳性的,一個祖宗八輩都五音不全的孩子,你帶著他去學唱歌,似乎有些開玩笑的意思了。孩子的興趣愛好,往往是在他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后才定型,學齡前兒童專項技能,如琴棋書畫等等應(yīng)該以強身健體、娛樂身心為目的,不要有太多的功利性。

  4.要放大孩子的優(yōu)點,切忌將孩子橫向比較

  家長們常常會“對別家孩子的優(yōu)點兩眼放光,對自己孩子的缺點咬牙切齒”,恨鐵不成鋼。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平心而論,我們還是我們的孩子現(xiàn)在這個年齡的時候,會的東西比他們要少得多,現(xiàn)在的孩子都很聰明。況且,“孩子就是父母自己的產(chǎn)品,連家長都不滿意,還會有誰去欣賞他呢?”“奪食、占愛”是動物的本能,孩子也不例外,每一個孩子都希望成為大家關(guān)注的焦點。孩子有缺點、有不足,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要正確看待和容忍孩子的不足,要學會欣賞孩子,要發(fā)自內(nèi)心地肯定、賞識孩子,要把孩子的優(yōu)點最大化后講出來,告訴他“你真棒,爸爸像你這么大時比你差遠了”。其實,有時在成人眼里孩子的缺點并非缺點,而是他天生的素質(zhì)和本領(lǐng)。耀陽在家里經(jīng)常為做某件事跟我們講條件,我覺得這很好,懂得講條件是現(xiàn)代人立足社會的技能之一,我從不糾正他,只要他的條件講得合乎道理,不違反原則,一般我都會同意。

  在孩子面前,要少做橫向比較(與同齡人比),多做縱向比較(與孩子的昨天比)。要看見孩子的表現(xiàn),更要發(fā)現(xiàn)孩子的改變,尤其是對孩子每一個細小的進步,都要不遺余力地去肯定,不吝贊美之辭地去褒獎,在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的同時,尤其不要當眾(或當面)指出孩子的缺點。家庭教育要“一對一”,批評教育、“打孩子”更要“一對一”,絕對不能打完孩子再抱著孩子去哄,說什么“打疼了沒有”之類的話。

  不過,放大孩子的優(yōu)點并不等于無視孩子的缺點,對于孩子的缺點,家長更應(yīng)該及時發(fā)現(xiàn),加以引導糾正,對于一些比較極端的行為,比如孩子在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時滿地打滾、又哭又鬧,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又如孩子對批評反應(yīng)過度等等,就要采取非常規(guī)的手段,必要時,可以使用一點點“家庭暴力”。

  5.要充分掌握并利用孩子的心理,切忌斗“勇”不斗“智”

  孩子通常都會有逆反心理,家長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弱點。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作家,每天都在窗前伏案創(chuàng)作,他抬頭就可以看到潺潺的溪流和靜謐的樹林。然而有一天,來了一群孩子在小溪邊玩耍,他們打水仗、扔泥巴,而且每天都來。寧靜被徹底地打破了,作家?guī)缀鯚o法工作。這時,他走出門去,對孩子們說:“孩子們,我很需要你們在這里玩耍,你們打水仗、扔泥巴給了我很多創(chuàng)作的靈感,這樣吧,你們以后每天都來,我每天給你們每人一塊錢。”孩子們欣然應(yīng)允。過了兩天,作家說:“這段時間我手頭比較緊,每天只能給你們每人五角錢了。”孩子們有些不高興,但還是勉強答應(yīng)了。又過了兩天,作家說:“孩子們,最近物價上漲得太快,我的錢實在是不多了,這樣吧,我每天給你們每人一角錢,你們看怎么樣?”這時孩子們紛紛離去,邊走邊嚷:“我們不干了,這么點錢就想讓我們?yōu)槟銊趧,想得怪美?rdquo;于是,作家又得到了他想要的寧靜。

  6.要樹立威信,切忌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

  家長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有威信,孩子必須“有所畏”,也就是要怕人,F(xiàn)行的教育體制下,無所畏、不怕人的孩子將首先被淘汰和拋棄。

  每多家長是通過“打”來樹立威信,不可否認,這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辦法,孩子是可以打的。但我們應(yīng)該注意的是,“打”是一種教育手段,不是目的。我們都知道,馬戲園的馴獸師有兩個東西——鞭子和袋子,袋子里裝的是食物,鞭子不是用來打的,而是用來嚇的。打的目的是要讓孩子怕人而不是怕打。樹立威信的目的是要讓孩子有所畏懼,成年人是由敬生畏,孩子則是畏而生敬。鞭子只是一個規(guī)矩的象征,是一個不能越過的雷池,不是一個工具,如果家長體罰孩子過于隨意,那只能理解為家長是在宣泄情感、釋放壓力,而不是在教育孩子。

  除了“威”,家長還要取“信”于孩子。家長切忌輕易許諾孩子,免得在孩子心目中成為一個不講信用的家長。家長不輕易表態(tài),說話“慢半拍”,是避免家長隨意性教育的方法之一。

  7.身教勝于言傳,切忌言行不一

  家長的行為教育非常重要,家長要自我約束,自我調(diào)整,以身作則。例如,孩子在學說話時,父母或爺爺奶奶會經(jīng)常把他帶到成人堆里,日子一長,孩子一是說大人話,很成熟,二是說粗話,這都不好。還有,有的孩子接話很快,老師、家長話音剛落,就聽到這個孩子接話發(fā)言,這也不好。通常,“接話最快的學生不會是最好的學生”,嘴用得多,腦就用得少,說話多半沒經(jīng)過思考。家長對此就要注意糾正,千萬不要以此為樂,更不要鼓勵。

  家長還要注意約束和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不能說粗話,自己卻臟話連篇;教育孩子要講究衛(wèi)生,自己卻在街道上隨地吐痰;教育孩子要遵守紀律,自己卻亂穿馬路;教育孩子要團結(jié)友愛,自己卻為一點點小事與人爭強斗狠……這些都是家長在日常生活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容易疏忽的細節(jié)。

  8.父母要共同參與孩子教育,切忌由老人全盤包辦。

  現(xiàn)在年輕的父母工作壓力大,很難全身心地教育孩子,便把孩子的看管、教育等等事情全部交給老人去做,這雖是情非得已,但也是不可取的。

  我是做教育的,我大學畢業(yè)初為人師時,就聽一位前輩講:“現(xiàn)在是五年一代溝,別說我們和學生有代溝,就連你們這些比學生大不了幾歲的娃娃老師,和學生之間都會有代溝。”事實證明他說的話是對的,如今已進入信息化社會,經(jīng)濟、政治、精神、文化的發(fā)展十分迅速,稍有懈怠,就有種“三天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的感覺。通常,老人在接受新生事物的過程上會比年輕人要慢一些,這就會使整個對孩子的教育過程出現(xiàn)部分脫節(jié),甚至會影響家庭和睦,另外一些老人對孩子的溺愛也會影響孩子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孩子的教育是整個家庭(家族)的工程,父母必須積極參與,共同承擔。幼兒期和學齡期是孩子情感的形成期,在這個時期一旦出現(xiàn)情感缺失,以后很難彌補。因此,自己的孩子自己帶,有條件要帶,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帶,老人只能幫忙帶。

  五、健康的體魄和堅毅的品質(zhì)是陪伴孩子一生的、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

  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然而,學習是件枯燥無味而又十分艱苦的事情。日復一日的強體力和腦力勞動的付出仍無法決定自己的未來。因此,“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的體魄是成就人生的基石,F(xiàn)在的孩子物質(zhì)條件比我們那會兒強了不知道多少,但似乎更容易生病。在這一點上,除了現(xiàn)在的家長對孩子的關(guān)注度更高之外,我覺得中醫(yī)的理論頗有道理:身體的強健不僅僅靠腸胃吸收營養(yǎng),更要靠人體的經(jīng)絡(luò)將吸收的營養(yǎng)輸送到需要營養(yǎng)的各個器官。簡而言之,就是“腸胃好,經(jīng)絡(luò)通,吃窩窩頭都滋補”。而經(jīng)絡(luò)通暢的關(guān)鍵在于鍛煉身體,因此,除了帶孩子多接近大自然,還要引導孩子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習慣。

  在學習過程中,“知難而退”不是個褒義詞,培養(yǎng)孩子堅毅的品質(zhì),讓孩子學會面對困難、解決困難,而不是遇難即退,這樣孩子才能夠無所畏懼地面對人生道路上的風風雨雨。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shù)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