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6-08-23 10:50:48
3、滿口應承的不去
小秧現(xiàn)在上的兩個課,英文課是韓國人開的“小學院”,烹飪課是一伙各種顏色老外開的培訓機構(gòu)加咖啡館。當初去這兩家報名的時候,這兩家的負責外國人都有一種“放著錢不掙”的傻氣:他們都很有原則,詳細問孩子的情況。如果他們覺得不合適,就會建議你不要來上課。
比如小秧的英文課,五個人滿班。小秧進班的時候是4個人,偏巧又來了兩個人,老板娘立刻主動分成兩個三人班。而且,之后又有一個不到三歲的孩子來報名,那老板娘就用生硬的漢語對報名的那個中國媽媽說:“我覺得你的孩子太小了,別的孩子都比較大,而且學習時間都比較長了,我覺得她跟不上。”
而那個外教烹飪班,其實教室很大,而且只不過是外教帶著做餅干。但負責老外很認真地告訴我:“班上別的孩子都比你的孩子年齡小,當然她可以上課沒有問題,但是也許她會覺得這些英文對她來說太簡單了。”而且,當時別人也在問可否加多一個班時,老外就很認真地考慮良久,說:“現(xiàn)在不能確認,因為如果新開一個班,我需要再多請一位老師,而且她的時間必須合適,兩個班的時間要錯開,否則孩子們做完點心出來吃的時候,地方就不夠了。”
這兩個課在報名時,沒有太多的承諾,就是讓你試聽一下,決定了就來上。但上課之后,驚喜卻越來越多。韓國老板娘隔三差五就給教室里增加新設備,新玩具,想出新的辦法鼓勵孩子們學習。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一個不起眼的小買賣,不打廣告,不忽悠,能一直開辦下去,其實肯定也是有點門道的。而且,這些剛剛接觸的時候覺得有點難纏的老板,往往才是有原則的好老板。
4、價格太貴的不去
當然現(xiàn)如今只要涉及“孩子”倆字,所有的東西都很貴。所以在這種現(xiàn)狀下,我給小秧報班,更是盡量選不那么貴的。雖然大家都覺得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但在早教這個市場,有時候這個原則還真未必適用。
如果一個班收費很貴,它就必須讓家長覺得值回票價。然后他們又不肯用人數(shù)來限制,那么多數(shù)昂貴的早教班,就很容易有“神童教”的傾向。畢竟家長花了那么多錢,想看看效果,也是人之常情嘛。
北京有個怪現(xiàn)象(或許全國早教市場都這樣),越是貴的早教機構(gòu),越是報名的家長擠破頭。而且,大部分國內(nèi)的買賣真的都沒什么節(jié)操。照說這么貴的課,應該嚴格限制人數(shù)吧?可是不,今天擴招,明天擴招。承諾10個人,最后變12個;蛘甙啻螐脑缗诺酵,等候區(qū)擠得家長都沒地方坐。
第三,即便是那種很有節(jié)操,確實品質(zhì)優(yōu)良的昂貴興趣班,我也不考慮。因為太貴了(好廢的話)。養(yǎng)兒育女,量力而為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這樣全家才會更長久的快樂。而且,如果真是超出自己能力去栽培孩子,那么期待超出普通水平的回報就很難避免。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