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6-11-24 14:24:09
面對父母的處罰,你要求孩子去冷靜的反省會不會有些太苛求了呢?;也許經(jīng)過幾次“隔離”后,小孩再也不會反抗,會乖乖的坐在角落里,甚至會唯命是從,但是我們怎么可以確定他們是真心的知道悔改,而不是一心只想要逃離“隔離”的窘境呢?
雖然每次反省后,我都會跟小孩有一段悠長的交談,確保他明白我的用心,所以我們的關(guān)系一直都保持得很不錯。但是從他激動的反抗情緒中,我可以確定暫時隔離法對小孩的心理一定有某程度的影響。
不要體罰,也別使用暫時隔離法,我們可以怎么做?
陪孩子一起渡過艱難的時刻(Time-In)
記得我小學的時候因為不用功念書,所以被學校要求我重念三年級。當時我心里面很慌亂,從來沒有想過原來貪玩真的需要付出代價的。
拿著老師發(fā)的成績單,心里充滿忐忑和不安,心想這一次一定會挨一頓罵了;氐郊液,正發(fā)愁要怎樣跟媽媽說,原來老師早就跟媽媽通過電話了。但是媽媽的反應卻出乎我意料之外,她不但沒有罵我半句,反而跟我靠在一起,陪著我一起哭泣。
如果當時我媽媽跟其他的父母一樣,罵我,放棄我,我可能會變得完全失去自信心,甚至會放任自己,反正我已經(jīng)被認為是不用功的小孩;但是我媽媽的反應反而讓我感到慚傀,我才真的開始懂得反省。
說也奇怪,從此以后,我就真的好像長大了一樣,再也不需要媽媽擔心我學業(yè)上的問題。其實當我們感到沮喪,難過時,我們更需要有人陪伴在身邊。
Time-In讓父母在小孩感到困惑、情緒失控時,作為小孩的指導,積極的和小孩溝通、建立良好關(guān)系,之后再共同找出解決的方法。
辟一個安撫角落(Comfort Corner)
很多父母會認為,當小孩犯錯時,我們自己本身就已經(jīng)很火大了,還怎樣可以好好的跟小孩溝通呢?這時候,我們需要一個安撫角落。
在小孩都還沒有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前,就要求他們獨自的面對,這樣是不公
平的。與其把小孩丟在一個冷冰冰的角落冷靜,倒不如給他們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教導他們處理情緒的方法。
安撫角落可以是在睡房里、或是客廳的沙發(fā)上,一個有枕頭、玩偶、圖書、畫紙、蠟筆、音樂等可以安撫小孩情緒的環(huán)境。
當小孩,或是大人的情緒都開始失控時,我們應該帶著小孩離開現(xiàn)場,找一個舒適的角落,坐下來,教導小孩利用看圖書、畫畫、抱玩偶等方法來抒發(fā)心里的不愉快,同時分散小孩剛才激動的情緒。
如果孩子的情緒還是沒辦法平復,我們可以把小孩抱起來,由上往下的輕輕撫摸小孩的背,低聲的發(fā)出“噓”聲來安撫小孩。當雙方的情緒都平復后再進行溝通。
引導孩子到正確的行為上(Do The Right Thing)
其實,我們不用每一次都跟小孩正面交鋒,我們可以運用一些小技巧來避免跟小孩的斗爭。
比如我家孩子還小的時候,很愛進去我的房間,把我桌上的東西,不管是什么,都通通拿來看一下、玩一下。
有一次不小心的被他拿到一把小剪刀,當時我心想,如果我跟他說不要,反而會引起他的注意和興趣,在搶奪剪刀時可能會更容易發(fā)生意外。
所以我假裝沒事的拿起身邊的一個袋子,然后笑笑的對他說:“麻煩你幫我把它放進袋子吧!”
孩子聽了后,很順手的就把剪刀放進袋子里,過程中一點反抗跟猶豫都沒有。當危機解除后,我再跟他解釋剪刀是危險的東西。
教養(yǎng)意志力超強的孩子,對爸媽來說確實很辛苦、很有挑戰(zhàn)性,但是如果爸媽能夠進入他的內(nèi)心,了解他的想法,同時引導他的行為,那么“回報”也是豐厚的!
因為他獨立、堅持自己的想法,對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有熱誠,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后,往往會擁有誠實、果敢的品格,當我們看到孩子走到這一步時,所有的辛苦也都值得了。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