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18-05-31 18:19:05
鋅:鋅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鋅主要是以酶的成分之一存在于體內。在體內主要分布在人體所有的組織、器官、體液及分泌物,大約60%儲存在肌肉,30%儲存在骨骼中,在骨骼中的鋅不易被動用。血液含量很少,不到總鋅量的0.5%。而且血液鋅75~88%主要在紅細胞中,血漿鋅只占血液鋅的12~23%,只有3%的血液鋅是存在白細胞和血小板中。當人體鋅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90%攝入的鋅會從大便中排出,其余的由汗、尿和頭發(fā)排出。鋅參與構成體內200多種含鋅酶,是核酸代謝和蛋白質合成過程中重要的輔酶。影響核酸、蛋白質、糖和骨鈣的代謝,對性腺發(fā)育和成熟有促進作用。促進人體生長發(fā)育和組織修復、同時鋅提高了機體的免疫活性、促進細胞免疫。維持正常味覺等重要作用。
目前營養(yǎng)學界對于鋅的營養(yǎng)評價的指標至今沒有形成一致的意見。
人初乳中鋅含量較高,產生1周乳汁含鋅量下降。但是乳鋅含量與孕期和哺乳期膳食鋅的攝入量有很大關系,因此乳鋅的個體差異很大。小嬰兒6個月內從母乳或者配方奶(配方奶都是強化鋅的)中獲取的鋅足以滿足孩子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基本不會出現(xiàn)缺鋅的現(xiàn)象。6個月以后隨著輔食的添加,家長注意多給孩子吃一些富含鋅的食品,孩子從母乳或配方奶中還能攝取一部分鋅,因此也不會發(fā)生缺鋅的現(xiàn)象。含鋅多的食物主要貝殼類海產品、動物內臟、干果類、谷類胚芽、和麥麩。如生蠔、海蠣肉、小麥胚粉、山核桃。
寶寶如果鋅攝入不足會發(fā)生鋅缺乏癥,生長發(fā)育遲緩、性成熟推遲,嗅覺減退、出現(xiàn)厭食和異食癖、傷口愈合慢,易感染,孕婦早期缺鋅可造成畸胎。
鋅攝入過多也可引起中毒。一般飲食不會引起鋅攝入過量,主要是口服和靜脈給予補充大量的鋅可以引起中毒。鋅中毒可以引起為腸道反應,如上腹疼痛、腹瀉、惡心、嘔吐。長期補充大量的鋅可以發(fā)生其它慢性影響:如貧血、免疫功能下降、高密度脂蛋白下降、一些心肌酶和能量代謝中一些酶受到影響。同時會影響其它2價元素的吸收,如鈣、銅、鎂……的吸收。當鈣、鋅、鐵同時進入體內時,鈣和鋅鐵會競爭性地爭奪載體蛋白,但是載體蛋白的數(shù)量是一定的,因此勢必造成鈣、鋅、鐵等2價元素相互間干擾吸收。
銅:銅也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體內50~70%的銅是分布在肌肉和骨骼中,20%在肝中,只有5~10%在血液中,血液中的銅還主要分布在細胞和血漿之間。銅主要在腸道吸收,大部分在小腸內吸收。新吸收的銅在血漿中很快消失,大部分被肝臟吸收,少部分被腎吸收。銅被吸收后主要結合白蛋白在身體中運轉。銅的排泄通過膽汁到胃腸道,然后與隨唾液、胃液、腸液通過胃腸道從糞便中排出。妊娠期孕婦儲存的銅是一般成年人的5~10倍,完全能夠供給胎兒以及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對銅的需求。銅維持著正常的造血機能、促進結締組織形成、維護者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健康,例如參與神經纖維髓鞘的形成和一些神經介質的生成。促進正常黑色素的形成維護著毛發(fā)正常組織結構。為皮膚、毛發(fā)和眼睛所必需。一些含銅的酶還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如果缺乏銅的話,可以引起缺銅性貧血、使得含銅蛋白和與含銅酶的活性降低。還會引起色素小時、發(fā)生心血管的病變。通過自然飲食都不會引起中毒,除非大劑量誤食銅鹽或者用銅器接觸食物和飲料而引起。
銅存在于很多的食物中,其中牡蠣、貝類和堅果中是銅的良好來源,其次是動物肝、腎、谷類發(fā)芽部分和豆類。母乳和配方奶(配方奶中強化銅)中銅的含量都比較高、添加輔食后注意多吃一些含銅的食物,嬰幼兒是不會缺銅的。
鉛:引起孩子鉛中毒的原因很多:胎兒會吸收母親攝入的和從骨骼中釋放出的大量的鉛,使得孩子未出生就受到鉛的損害。小嬰兒吸吮母親涂有含鉛化妝品的皮膚,或者吸吮母親鉛污染的乳汁。孩子用的含鉛的爽身粉,啃食含鉛的涂料的玩具和物品。進食含鉛的膨化食品、松花蛋和用劣質的搪瓷、釉質蒸煮的食品。尤其是生活在鉛污染的環(huán)境中,都容易造成孩子的鉛中毒。雖然目前有無鉛汽油,但是不能做百分之百的保證,也不能很快消除被污染的空氣。嬰幼兒是鉛侵犯的最弱的人群,引起鉛中毒的幾率遠遠大于成人,其原因是因為孩子的代謝和排泄功能發(fā)育不完善,對鉛的吸收率大于成人的5倍。鉛中毒破壞了嬰幼兒的造血系統(tǒng),由于鉛沉著在骨骼上,因此影響了孩子的生長發(fā)育。由于嬰幼兒血腦屏障具有高度的通透性,年齡越小,對鉛的通透性越高,在相同的條件下,鉛對血腦屏障的通透性嬰幼兒是成人的18倍。因為鉛對神經系統(tǒng)有特別的親和力,因此鉛中毒會嚴重的影響了孩子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使得孩子智力低下。同時心血管系統(tǒng)、秘尿系統(tǒng)也會受到影響。由于鉛中毒是一個慢性的發(fā)展過程,中毒癥狀不是特別明顯,往往是“非特異性癥狀”。非特異性癥狀是說這些癥狀也可以在許多常見病或不舒服是出現(xiàn),不僅僅是只有鉛中毒才特有。人們往往忽略了嬰幼兒中毒的實際狀況。
鉛中毒診斷依照血鉛水平分為5級:
、窦墸貉U<10ug/dl,相對安全(已有胚胎發(fā)育毒性,孕婦容易流產)
、蚣墸貉U10~19ug/dl,代謝受影響,神經傳導速度下降。
、蠹墸貉U20~44ug/dl,鐵、鋅、鈣代謝受影響,出現(xiàn)缺鈣、缺鋅、血紅蛋白合成障礙、可能有免疫力低下、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智力水平下降或體格發(fā)育遲緩。
、艏墸貉U44~69ug/dl,可出現(xiàn)性格多變,易激怒、多動癥、有攻擊行為、運動失調、視力下降、不明原因的腹痛、貧血和心律失常等中毒癥狀。
、跫墸貉U>70ug/dl,可導致腎功能損害、鉛性腦。^痛、驚厥、昏迷等)甚至死亡。
對于鉛中毒必須進行防治:
◆ 不要帶孩子到汽車眾多的馬路上玩,盡量去空曠的有綠色植物的場地上。
◆ 勤洗手,不要養(yǎng)成孩子啃食異物或吃手的習慣。
◆ 不吃含鉛的食品,用含鉛的用品。
◆ 水果蔬菜清洗干凈在進食,水果盡量要削皮在食用。
◆ 多喝牛奶,增強鐵、鋅、硒、銅、鎂以及纖維素的攝入,以減少鉛的吸收。
◆ 家庭裝修要用環(huán)保材料,減少家庭中的鉛污染。
如果孩子近來不明原因哭鬧、拍頭、腹瀉、貧血或通過末梢血查出鉛中毒,一定去要去驅鉛專業(yè)門診確診。不要自己亂用藥,更不要輕信一些商業(yè)宣傳。市面上的排鉛保健品約十幾種,但幾乎都沒經過嚴格、科學的科研和實驗。以防出現(xiàn)意外。
目前國際上對于微量元素的檢驗并沒有一個準確、統(tǒng)一的標準。為此2008年,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取消了微量元素檢測項目。就是因為國內很多檢測結果都不理想,根本達不到臨床治療、預防的目的。
兒童沒有必要一定要進行微量元素檢測,微量元素檢測不應成為常規(guī)體檢項目,只要家長注意合理搭配孩子的膳食就可以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