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積木育兒 2018-06-06 11:16:06
殊不知,鋼琴、小提琴,等等,這些不過是展現(xiàn)音樂和表達情感的一件工具。沒有音樂和藝術的感知墊底,學會彈琴跟學會劈柴火,有何本質不同?
這樣功利化的、盲目從眾的音樂啟蒙,真的夠了!
沒錯,每個孩子都需要音樂,但不是每個孩子都需要“學音樂”。
如果你真的想對孩子做音樂啟蒙,那么問問你自己,你愛音樂嗎?你能夠在家里,為孩子提供一個愉悅的音樂熏陶的環(huán)境嗎?
一個在家?guī)Ш⒆拥娜殝寢,她熱愛唱歌。陪伴孩子的時間里,自然而然就會唱很多歌給小孩聽。她從未刻意對孩子做過音樂啟蒙,然而那小孩自己主動對音樂,對各類能夠發(fā)出奇妙音樂的樂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一位鋼琴女教師,她從未專門訓練自己的小孩兒學琴。只是當自己陶醉地演奏之時,孩子都會眼巴巴地湊過來,對鋼琴充滿好奇。剛剛5歲的小小孩,如今已經能夠自己簡單作曲了。
在這些真正熱愛音樂的小孩眼里,有節(jié)奏的聲音、旋律,都是美好的,富有情緒和情感的,讓人快樂和享受的。一個手舞足蹈、哼哼唧唧的小孩,你看到的可能是他在瞎玩兒,實際上,他可能是在隨著心中的音樂節(jié)拍,在運動,在跳舞。
真正的音樂啟蒙總是全方位的。因為,小孩子就是行動導向的。日常生活中,通過唱歌、運動,以及舞蹈,通過有趣的音樂游戲,通過媽媽口中的一段熟悉旋律,孩子會獲得更加豐富的感受,身體的各種感官同時也會得到刺激和促進。
總之,音樂啟蒙不是學習樂器啟蒙。
音樂啟蒙的正確觀念應該是:
兒童期或更早的低幼期的音樂教育,其主要目的并不是對樂理的認知及樂器彈奏的技巧等音樂技術的獲得,而是以“啟發(fā)兒童的音樂潛能”與“培養(yǎng)兒童的音樂基本能力”為主。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