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25 10:22:04
孕期是一個特殊時期,胚胎不能正常著床會直接影響到能否正常懷孕,除了宮外孕的原因外,還可能有其他情況,孕媽媽們可要謹慎!
提到胚胎不正常著床,大家一定想到子宮外孕。沒錯,子宮外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不正常著床,也就是胚胎著床發(fā)育是在子宮以外的地方,而其中95%的位置都在輸卵管,所以談到子宮外孕大多指的是輸卵管妊娠,由于輸卵管腔大小有限,胚胎長大后終究會把它撐破,引發(fā)內出血及腹痛。不過除了輸卵管外,子宮以外的其它地方也都有可能發(fā)生胚胎不正常著床,如卵巢、腹膜、網膜、大小腸、肝臟或脾臟表面等,只是這些發(fā)生率很低,較少見。因為胚胎發(fā)育不在正常子宮內,造成不正常懷孕,幾乎不可能順產,臨床上則視著床位置而有各式各樣的癥狀。
子宮內懷孕不等于正常著床
然而,除了子宮外孕之外,胚胎若著床在子宮內,就一定是正確的著床、屬于正常的懷孕嗎?那倒未必。事實上,胚胎正常著床的位置是在子宮腔內,長在子宮的其它部分也是不正常著床。此外,著床后胎盤發(fā)育附著的位置及侵入的深度,也關系到能否正常懷孕至生產。
第1種 子宮頸懷孕
位置
這是一種罕見的著床,受精卵掉到子宮頸管而著床在子宮頸上,詳細發(fā)生的原因并不清楚,可能與之前子宮頸手術或受傷有關。
自然發(fā)生率約9,000分之1。但在做試管嬰兒的病人身上,機率會大幅增加到1,000分之1。
危險
*由于子宮頸不像子宮肌肉層般具有彈性,不會增生擴大來容納胎兒發(fā)育成長,幾乎不可能成功順產,通常在第一孕期結束前就會出問題,臨床上主要癥狀為無痛性陰道大量出血。
*由于子宮頸不具有子宮內膜組織來做為胎盤與子宮之間的接口,所以胎盤或絨毛膜組織會直接侵入到子宮頸內的血管,一旦剝離,往往引起大量出血,難以收拾,常常需要切除整個子宮來止血。
*內診時可見子宮頸外口被撐開,子宮頸脹大,若不確定,最好馬上做超音波檢查,千萬不要貿然用探針伸入子宮頸,或直接施行流產手術,這樣常常會引發(fā)大出血,一發(fā)不可收拾。
你可以這樣做
診斷上要靠超音波,若發(fā)現(xiàn)胚囊在子宮頸內,且子宮頸內口沒有打開(流產的話子宮頸內口會打開),就要高度懷疑,杜普勒超音波可以看胚囊周遭血流,對診斷很有幫忙。
治療方面以化療藥物Methotrexate(MTX)為主,可能要連續(xù)打好幾劑到消失為止,若診斷時已經有心跳,可以先將KCl打入胚囊內或胚胎心臟,使之停止跳動,再用MTX治療,這樣約80%可以保留子宮。
若不幸晚期才診斷出來,已經在大出血時,可先嘗試動脈栓塞,或子宮頸動脈結扎,若失敗可能需切除子宮,因此,早期診斷非常重要,愈早診斷,愈容易處理,愈能避免嚴重出血等并發(fā)癥。若能早期處理預后不錯,下一胎并不會有子宮頸閉鎖不全的情形發(fā)生。
第2種 剖腹產疤痕懷孕
位置
前胎剖腹產會在子宮下段傷口留下疤痕,如愈合不佳常會形成一個小凹陷,稱為剖腹產疤痕憩室。有時胚胎掉到這個憩室內,著床到疤痕上,稱之為剖腹產疤痕懷孕。
危險
*因疤痕組織張力小,表面又薄,當胚胎長大時會把這疤痕撐破,引起大出血。發(fā)生率約2,000分之1,與剖腹產次數(shù)無關。
*癥狀主要是腹痛、內出血及陰道出血。利用超音波診斷,可見到胚囊著床在子宮下段剖腹產疤痕內,與子宮頸管有一點距離,疤痕表面往外突出。
你可以這樣做
*早期診斷可避免在第二孕期時發(fā)生子宮破裂及大出血。
*處理方面可用前述化療藥物治療或是開刀處理:
1.若胚囊靠近子宮表面,可沿疤痕做子宮切開,移除胚囊。
2.若胚囊較接近子宮腔,也可使用子宮鏡切除。
3.若周數(shù)較大,怕開刀出血較多時,也可用化療藥物MTX連續(xù)注射,如同子宮頸懷孕一般。
預防方面,如有剖腹產史的產婦,一旦懷孕應及早確認胚囊著床位置,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懷孕早期應先確定著床位置
談了這么多不正常著床,可以發(fā)現(xiàn)剖腹產與許多不正常著床有關,應鼓勵自然生產。要記住一個觀念,當婦女驗尿發(fā)現(xiàn)懷孕時,宜在一至二周后找婦產科醫(yī)師確定胚胎著床位置,不論正常與否,這將影響之后的處置,因為許多不正常的著床,都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效果最好。
第3種 子宮角或間質部懷孕
位置
所謂子宮角或輸卵管間質部,大致是指在兩側輸卵管與子宮相接,進入子宮后在子宮肌肉層的那一段,由于這一小段非正常內膜組織,當胚胎著床長大后會把子宮角撐破,事實上這也是子宮外孕的一種,并不常見。
危險
*因子宮角肌肉層有點厚度與彈性,所以破裂時間較輸卵管外孕來得晚,約在9~10周以后,但因為是子宮肌肉層破裂,出血速度很快,有時后到醫(yī)院時已經休克,沒有及早處理會有生命危險。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