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8-23 16:55:34
還有一個愛好就是讀書,說到對孩子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我絕對可以驕傲,從她幼兒園開始我就不斷地買書、訂雜志,一直到現(xiàn)在每年用在閱讀上的花費少說也得有上千,我覺得讀書就是一種需要,就像吃飯、呼吸一樣,而且讀書也可以讓孩子減少沉溺電子產(chǎn)品的時間,更別說通過閱讀擴大知識面,提高分析能力,提升情商,塑造品格,百利無一害。有時候我總想給她推薦一些名著,但往往無效,對于看什么書她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也許這個階段她讀的書沒有那么經(jīng)典,但總是開卷有益,更何況過一階段她可能又喜歡上另外的類型了。雖然并不一定能直接體現(xiàn)在成績的提高上,但長期積累,總會有厚積薄發(fā)的時候,希望這個好習慣一直保持下去吧!
五、關于共同成長
網(wǎng)上有人說“想想就害怕,在所有的職業(yè)中最需要訓練卻最沒有訓練的職業(yè),那就是父母這個職業(yè)。”也因此就有學者強烈提議:“既然承擔著教育職能,作為父母的人就必須經(jīng)過國家考試,對經(jīng)過考試及格者發(fā)個作為父母的資格證書。”仔細想想確實是非常有道理,所謂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可是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自己無法控制的,父母并不曾經(jīng)由我們的同意就制造了一個個獨一無二的生命,那也必須對這個寶貴的生命體承擔起應有的責任來,否則就是極不負責的自私的行為!
孩子成長的過程其實也是父母成熟的過程,沒有人生來就是優(yōu)秀的父母,都是在與孩子共同成長中歷練提高。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父母關注的內(nèi)容都不一樣,需要學習的東西也不同。特別是孩子越來越大,懂得的知識越來越多,如果父母不能緊跟孩子的步伐,不斷汲取新的營養(yǎng)知識,就會落伍,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代溝也會越來越深。我的作法就是努力跟隨孩子的愛好和每個階段的特點,讀她愛看的書,了解她喜歡的游戲,熟悉她當下關注的熱點,始終保持與她同頻共振,有共同的話題。比如說,她最近特別喜歡《魔道祖師》、《鎮(zhèn)魂》,我就也去看書,看動漫或者電視劇,哪怕是看不進去,也要大概涉獵一下,起碼混個臉熟,她跟我聊的時候我能時不時地回應一下。另外,即使是她的興趣和愛好只要不存在原則性問題,即使我欣賞不動或者無法認同,也不動輒大驚小怪甚至無端指責反對,尊重、信任并包容孩子的想法。比如孩子參加漫展或者玩手機游戲,只要是不影響正常的學習并合理地進行時間規(guī)劃我都是允許的,我還甚至在我的手機上裝上了她喜歡的游戲,試著玩了一下結果很悲摧地像個白癡一樣亂轉,學了好幾天也沒有學會,被閨女取笑了好久,但是我這種謙虛好學且始終保持與她的同步性還是受到了表揚。。。因為她初三學業(yè)緊張,我也曾受她囑托每天登錄她的奇跡暖暖幫她簽到并操作一些我至今都沒有搞明白的步驟獲取獎勵。還有給她買的書一般情況下我也都會翻看一下,我們經(jīng)常就書中的情節(jié)展開熱烈討論,因此她也經(jīng)常給我推薦她喜歡的小說。這些雖然都是細微的小事兒,但做起來也并不容易,不過收獲還是蠻大的,我與女兒始終保持著親密的聊友關系,相互推薦喜歡的帖子、圖片,也時常交流對事物的觀點與看法,其樂融融。
孩子住校以后,兩個周才能回來一次(中間一周的周末可以一起吃飯),也不能帶手機,平常交流的機會可能會比較少了,但我相信,我們之間的感情不會因為距離疏遠。我可以預想到,每次見面時我們會有說不完的話,她會有更多的快樂與我分享。
孩子一天天長大,總有一天要遠離我的懷抱,走向屬于她的遠方。但,只要有愛在,我們的心就會永遠在一起。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