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9-11 18:14:50
“好啊,媽媽相信你!”說完,媽媽又把皮包交給了小男孩。公交車來了,母子倆高興地上了車。
每個孩子都免不了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而孩子正是在不斷犯錯誤、糾正錯誤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所以說,重要的問題不在于孩子是否犯錯誤,而在于父母采取何種態(tài)度讓孩子認識并糾正錯誤。善于在孩子的錯誤中發(fā)現(xiàn)優(yōu)點,用賞識的態(tài)度去教育孩子糾正錯誤,比嚴肅的批評和打罵更有作用。
也許大家都看過陶行知先生“四塊糖”教育孩子的故事:
有一天,陶行知發(fā)現(xiàn)學生王友用泥塊砸自己的同學,他當即制止了王友,并讓他放學后到校長辦公室。
放學后,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王友已經(jīng)等在門口準備挨批了。陶行知立即掏出一塊糖果送給他:“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里,我卻遲到了。”
當王友驚疑地接過糖果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果放到他手里:“這也是獎給你的,因為我讓你不再打人,你就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
王友迷惑不解,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果,說:“我調(diào)查過了,你砸他們,是因為他們欺負女同學。這說明你很正直,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
王友感動地哭了,他后悔地說:“陶校長,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是我的同學呀!”
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塊糖果遞過去:“為你正確地認識了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我的糖獎完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吧!”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