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9-19 09:42:48
提高漢語拼音教學的實效性探析
摘要:漢語拼音是識字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但漢語拼音對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提高漢語拼音教學的實效性顯得非常重要。老師必須想方設法提高漢語拼音的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在妙趣橫生、輕松活潑的氛圍中學習,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漢語拼音;教學效率;事半功倍
新課標明確指出了漢語拼音教學的階段目標:“學會漢語拼音。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由此看出,漢語拼音是學生識字的工具,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因此,老師必須重視漢語拼音教學,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但是,剛從幼兒園踏進校門的一年級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效率不高,如何提高漢語拼音的實效性呢?這就需要老師利用一些方法來指導學生的學習。
一、插圖形象引領,化抽象為具體
心理學家朱智賢指出:“小學兒童思維的基本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但這種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lián)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根據(jù)學生這個思維特點,教師必須使抽象的漢語拼音知識形象化。在教材中,編入了很多生動的插圖,老師要充分利用這些教學資源,化抽象為具體,激發(fā)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教材中的插圖一般都有兩層含義:一是象形;二是表音。老師應讀懂圖義,指導學生借助插圖進行辨形、記音。
。ㄒ唬┫笮
教學單韻母“ɑoeiuü”時,教師應先引導學生對照插圖,啟發(fā)學生說出字母與圖的哪一部分相似。如“ɑ”,正是圖中那個小女孩的頭和一條小撅辮兒,教師指導學生觀察,指指女孩兒那圓圓的腦袋,再指指那條小撅辮兒,然后讓學生回答出“ɑ”就像扎著小撅辮兒的小女孩的圓腦袋。
。ǘ┍硪
插圖中還有表示拼音讀音的一部分內容,如教學“U”時,看到圖中的火車,老師就可以指導學生想象:火車經過的聲音是怎樣的?學生明白了火車的聲音后就知道了這個拼音“U”的讀音了。這樣就使抽象的讀音形象化了,很好地降低了學習漢語拼音的難度,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利用教材中的插圖指導學生記憶讀音和字形,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
二、兒歌激發(fā)興趣,收效事半功倍
唱兒歌是小學生非常喜愛的一種娛樂方式。根據(jù)拼音字母的字形或讀音編出學生喜愛的順口溜、小兒歌、繞口令來幫助學生記憶那一個個干巴巴的抽象的拼音字母,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在讀讀唱唱中記憶,是一種能起到事半功倍效果的教學手段。所編的兒歌的內容有以下四種:
。ㄒ唬⿴椭鷮W生記憶讀音
如:教學拼音“i”時,讓學生讀兒歌“衣服衣服iii。”在教學“U”時,讓學生讀兒歌“烏鴉烏鴉UUU。”
。ǘ⿴椭鷮W生記憶字形
教學拼音“K”時,讓學生讀兒歌“一挺機槍KKK。”教學拼音“n”時,讓學生讀兒歌“小小圓門nnn。”又如教學拼音“l”時,讓學生讀兒歌“一根小棒lll。”
。ㄈ⿴椭鷮W生掌握發(fā)音方法
在教學“ɑ”時,讓學生讀兒歌“張大嘴巴ɑɑɑ。”在教學“ü”時,讓學生讀兒歌“撮起小嘴üüü。”
。ㄋ模⿴椭鷮W生掌握拼寫規(guī)律
如標調歌:“有ɑ不放過,沒ɑ找oe;oe不在找i和u;iu并列標在后。”又如拼寫規(guī)則歌:“jqx,三兄弟,從不和u做游戲。小ü小ü有禮貌,見到jqx,脫帽行個禮。”唱兒歌這種生動的教學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拼音字母的的讀音、字形和各種拼寫規(guī)則,把抽象的符號變成活的形象,使學生在濃厚的學習興趣中學習,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漢語拼音。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