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23 09:45:53
麥考比研究了不同性別兒童對父母的影響:女孩父母相比男孩父母更趨向于頻繁和更細心地與子女談論感受。有關這一問題的研究得出了以下一些結果:[25]
母親用語言表達她18個月大的兒子的感受比例要比有同樣大的女兒的低三分之一。
家有兒子和家有女兒的母親與子女炎論感受的比例差別隨兒童年齡的增加而增大:兒童24個月大時,母親每小時與1女兒平均有3.3次以孩子感受為主題的談話,而與同樣年齡的兒子卻只有1.6次。
不同性別的兒童在這一方面也存在差別:女孩比男孩更頻繁地和母親談論感受這個主題。
3歲女孩的母親比3歲男孩的母親在與子女談話過程中更多使用有關感受的概念。
母親在與不同性別子女開展關于感受的談話中也存在質化差別:與女孩更多談的是“傷心”的主題,母親嘗試去找出女孩感到“傷心”的緣由,并會很努力地去安慰孩子。與兒子談的更多的是“生氣”和“沖突”的主題。男孩比女孩更早萌發(fā)“生氣”和“報仇”的情感。
當女孩舉止失當時,母親傾向于把它歸因于是其他人導致的。而男孩母親則傾向于警告孩子并提出明確的禁止指令。
以上研究結果有特別意義,說明在很小的時候就能頻繁地和父母談論感受的兒童更有可能設身處地地感受別人的感受。[26]
四、優(yōu)化兒童元情感結構的建議
為了支持兒童更好地處理他們的情感,以下幾點很重要:[27,28]
幫助兒童意識到自己的感受,即使這些感受不那么強烈。
情感處理可使同伴相互間變得更加信任,情感出現(xiàn)的時候是學習處理情感的機會。
肯定兒童的情感體驗。兒童的情感體驗很重要,假如兒童的感受常常被批評,或者讓兒童只以某種特定的方式去體驗情感,這可能會導致兒童懷疑他們的感受。比如當兒童告訴成人他的手指有點疼,成人可以回應他,如果手指被抓傷了就會痛。如果成人說這個小小的抓痕根本不會疼,那就等于視兒童的感受訴說為無效。
重視移情和理解,即使它和不良行為聯(lián)系在一起;接受兒童的情感并使兒童明白,大人理解為什么他在這個時候有這樣的感受。成人通過安撫來顯示對兒童的重視。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